留校師生團年宴
“新年快樂!發(fā)紅包嘍!”27日中午,莆田學院第一餐廳里響起一陣又一陣歡呼聲。為留校師生舉辦的團年宴在這里開場,100多位留校師生圍坐在圓桌前品美食、領紅包、分年貨……
宴會上的莆田特色佳肴,讓家在外地的留校師生們吃得特別開心。“每人還有200元的紅包和一大包水果年貨!”老家在河南省新鄉(xiāng)市的大三學生侯長軍一邊吃著飯,一邊主動為大家端菜、上菜,“我是學體育教育專業(yè)的,為了準備教師資格考試留在學校好好復習,沒想到過了一個特別有意義的新年!”
來自日本群馬縣的高野晃尚今年24歲,去年從廈門大學畢業(yè)后到莆田學院教日語,這是他第一次在莆田過年,“跟我的家鄉(xiāng)完全不一樣的感覺,又有好吃的又有好玩的”。高野晃尚感慨地說,每次過節(jié)都讓自己對福建的文化更多了一份熱愛。
為留校師生舉辦團年宴是莆田學院“暖冬工程”的保留項目之一。今年學校撥款1.28萬元準備了16桌年飯。此外,按照莆田的傳統(tǒng)風俗,大年初一早晨,學校餐廳還向每位留校師生備上一份長壽面。(記者 卞軍凱 發(fā)自莆田)
臺灣女婿在南靖
“大家快過來,準備圍爐了!”除夕之夜,在南靖縣山城鎮(zhèn)的臺灣養(yǎng)生飯團店里,劉振銘一家為年夜飯忙碌著。
劉振銘是臺灣人,12年前和南靖本地人盧巧云結婚,此后就常在南靖過年。“我很喜歡在南靖過年,臺灣過年常吃的食物南靖也都有。跟我太太的親人們在一起,熱熱鬧鬧,團團圓圓,溫情暖暖。”劉振銘說。
劉振銘忙著搬桌子,盧巧云跟自家?guī)讉€姐妹端菜,盧家的兩位老人笑盈盈地看著自己的外孫們在門前嬉戲。很快地,一家男女老少12人聚集到一起,開始吃年夜飯。飯桌上,雞鴨魚肉、蚵仔煎、甜粿……應有盡有。
1996年,劉振銘的父親來到南靖縣南坑鎮(zhèn)種植蘭花;次年,23歲的他前來南靖幫忙打理蘭園。“南靖的氣候、語言、飲食等跟臺灣都很像,這里的人也都很友善。”劉振銘說。
2015年7月,劉振銘夫妻倆的臺灣養(yǎng)生飯團店開張了。雖然每天很忙碌,但夫婦倆臉上的笑容一直都在,對待顧客也十分有禮貌。
談及新一年的計劃,劉振銘說,會對飯團進行創(chuàng)新,制造出更多獨特美味的飯團,讓生意更紅火。(記者 鄭長輝 通訊員 陳巧云 發(fā)自南靖)
永泰受災戶享受著在新居團圓過春節(jié)的濃濃喜悅
27日,在羅源縣對口援建永泰縣白云鄉(xiāng)“尼伯特”臺風災后重建項目羅山苑安置點,受災戶伍美玲一家人在準備年夜飯,享受著在新居團圓過春節(jié)的濃濃喜悅。(記者 林輝 通訊員 林克城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