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對中華鳳頭燕鷗。(福建省觀鳥會“斑馬”供圖)
臺海網(wǎng)4月14日訊 據(jù)廈門日報報道 在觀鳥界,閩江口濕地上有“三寶”:中華鳳頭燕鷗、黑臉琵鷺、勺嘴鷸。記者昨日從福建省觀鳥會獲悉,被譽為“神話之鳥”的中華鳳頭燕鷗在這個春天又一次飛抵閩江口濕地,在這里“談起戀愛”來。
福建省觀鳥會的觀測記錄顯示,自2004年開始,每年4月4日-10日間,聰明的中華鳳頭燕鷗便會在閩江口現(xiàn)身。
今年4月9日中午12:30左右,省觀鳥會資深會員老歐與幾名鳥友一起,在閩江河口濕地自然保護區(qū)作全國沿海水鳥同步調(diào)查時,觀測到2只中華鳳頭燕鷗。次日,同樣是省觀鳥會資深會員的老等在鱔魚灘上又看到了3只中華鳳頭燕鷗。
“就像老朋友似的,看著它來,每年好像真的是如期而至。”據(jù)老等介紹,10日當天10點多,他登上閩江濕地鱔魚灘,在暴雨中等到12點多。潮水剛退,一只雜交體中華鳳頭燕鷗混在一群大鳳頭燕鷗里,出現(xiàn)在他的視野中。不一會兒,又飛來兩只中華鳳頭燕鷗,雄鳥還圍繞著雌鳥翩翩起舞,宛如在跳“拉丁舞”,場面十分有趣且浪漫。
【名片】
中華鳳頭燕鷗
中華鳳頭燕鷗是鷗科鳥類中最稀少的一種,在世界鳥類紅色名錄上被列為極危物種。全球中華鳳頭燕鷗一共不到100只。它一度曾消失60多年,直到2000年在馬祖被觀測到。因此,中華鳳頭燕鷗又被喻為“神話之鳥”。
【鏈接】
繁殖在馬祖
休憩在閩江口
2008年,海峽兩岸曾共同救助一只喙被塑膠管卡住的中華鳳頭燕鷗,通過那次救助事件,大家才知道閩江口濕地和馬祖島的中華鳳頭燕鷗是同一族群,它們繁殖覓食在馬祖,休憩嬉戲在閩江口濕地。
為保護中華鳳頭燕鷗,海峽兩岸鳥類保育界人士已連續(xù)多年開展交流合作,并已在馬祖島與閩江河口區(qū)域持續(xù)開展了3年同步調(diào)查。在去年的一次調(diào)查中共觀測到13只中華鳳頭燕鷗,是發(fā)現(xiàn)數(shù)量最多的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