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荔琴告誡記者:做點有意義的事
決定去采訪陳秀萍,源自于我的好奇。一個近60歲的家庭主婦,做這么一件事情,或許人比故事精彩。去之前,和一個律師朋友聊了這個新聞。
朋友的意見是,公民監(jiān)督官員很正常,從披露的新聞看,房子多不一定是貪官。陳秀萍的觀點有對田荔琴有罪推定的嫌疑。
見到陳秀萍,已經(jīng)是傍晚。很湊巧,我去的那天,她家又在裝攝像頭。一個月前,她給家里的兩個陽臺都安了攝像頭。這一次,裝的是房子四周。
她先帶我看那個引起糾紛的水池。在水池上方,是田家的攝像頭。
每天,兩家人的攝像頭,就如此互相監(jiān)視著。
那時候,證監(jiān)會的調(diào)查結(jié)果還沒有出來。在我們聊天的大部分時間里,陳秀萍雖像一只驚弓之鳥,但對結(jié)果抱有期待。
我好奇問她,你怎么那么緊張?她說有兩個原因,自己從小到大,都過得循規(guī)蹈矩,沒被人威脅過;第二,有點怕記者,“有的報道不客觀?!?/FONT>
這個在美國生活了大半輩子的人,說完一件事,就要拿出她認為的證據(jù)。這些證據(jù)有報警記錄,有視頻,也有照片。她甚至渴望我是最后一個采訪她的記者——這意味著這個事情結(jié)束了。但目前她又害怕,這件事失去曝光率。
她的微博已經(jīng)很久沒有轉(zhuǎn)發(fā)和評論了。在她最新上傳的一段視頻里,一位疑似田荔琴的女士,在超市指著她。為了引起關(guān)注,她@了不少的媒體官微。
她家所在的融僑錦江,在福州城里屬于上檔次的小區(qū)。陳秀萍的鄰居們介紹,印象中陳和老公深居簡出,很少和鄰居來往,倒是愛伺候花草,自從陳、田兩家有糾紛后,陳家的花盆被人摔了好幾次。
我問他們,誰摔的?沒人正面回答我。夜色中,一張姓業(yè)主說:“記者同志,你要勸勸她們,不要搞了,搞下去對雙方都不好。特別是陳秀萍,我不知道她的底細,但她舉報后,付出不小的代價,這不值得?!?/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