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件喜事,卻出現了不吉利字眼,彩頭都被破壞了。”9日,福州市民李女士報料稱,今年8月,她和丈夫在閩侯縣“匠心蜜月婚紗攝影”拍攝婚紗照。12月6日,她收到的電子相冊中卻出現了一些“不吉利”字眼,讓她心里覺得硌硬。
據李女士介紹,6日當天,她還沒發(fā)現相冊英文中的“端倪”,將一些照片發(fā)布在了社交媒體平臺。第二天,李女士再次翻看相冊時發(fā)現,相冊里的英文翻譯后大意為“我做過的最勇敢的事是當我想要死亡時,仍然繼續(xù)生活”。“婚紗照中出現‘死’這樣的字眼,我覺得很不吉利。”

電子婚紗相冊里,排版時使用的英文句子
9日下午,記者聯系到匠心蜜月婚紗攝影門店工作人員。據工作人員介紹,李女士于2022年3月份預訂了價值5999元的婚紗照套餐,包括內外景拍攝、婚禮當天的化妝和婚紗等服務。當時已支付1000元定金,并在今年8月到店完成拍攝后,又支付了3000元,剩余款項原計劃在取照片時補齊。
“所有照片在拍攝后,外包給一位數碼師進行排版和修圖,可能是數碼師在排版時直接使用了固定模板,沒有注意到這些字眼的問題。”工作人員表示,門店提出向李女士賠償1000元,并將照片進行重新修改,但李女士并未接受。隨后,門店表示愿意全額退款,另外賠償1000元,并將已拍攝的照片全部打包給李女士,但婚禮當天的服務不再提供。目前雙方仍在協商中。
對此,記者咨詢了福建律師海都公益團福建中憲律師事務所蔡宣錦律師。蔡律師建議,最好通過協商解決,如果商家未能給出滿意的答復或拒絕承擔責任,消費者可以考慮通過法律途徑來維護自己的權益。在此過程中,消費者應保留好相關證據,如合同、發(fā)票、相冊成品等,以便在必要時進行維權。(N海都全媒體記者 吳詩榕 文/圖)
來源:海峽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