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一到季節(jié)變化,鼻子就堵得無法呼吸,甚至影響睡眠,第二天上學都沒精神,這可怎么辦?”“寶寶總是打噴嚏、流鼻涕,怎么辦呢?”“孩子有過敏性鼻炎,用激素安不安全?”……
越來越多的孩子有這樣那樣的過敏問題,而抗過敏藥物,往往含有一定激素成分,家長很是擔心。那么,該如何選擇抗過敏藥物?如何看待激素藥物的使用呢?一起來聽聽省立醫(yī)院藥學部副主任藥師孫紅博士的介紹。
“我們藥學部門診經(jīng)常有家長來咨詢兒童抗過敏藥物問題。”孫紅介紹,鼻噴激素是對付過敏性鼻炎的主要藥物,“它既能在短時間內(nèi)控制急性炎癥,緩解癥狀;也能持續(xù)控制炎癥狀態(tài),有效緩解鼻塞、流鼻涕、打噴嚏、鼻癢等鼻部過敏癥狀。”所以,相對于我們常用的其他抗過敏藥,鼻用激素更像一個“全能選手”。此外,鼻噴糖皮質(zhì)激素只在鼻腔局部使用,全身吸收極少,副作用很小。“在醫(yī)生指導下短期使用,對孩子的健康影響不大。”
不少家長表示,吃了抗過敏的藥,孩子愛睡覺,白天上課沒精神。
孫紅介紹說,抗過敏藥常用的是抗組胺藥,分為兩代。第一代抗組胺藥代表藥物有苯海拉明、氯苯那敏、賽庚啶、異丙嗪等,這類藥物需要一天多次用藥,而且副作用較大,具有較強的中樞神經(jīng)鎮(zhèn)靜和抗膽堿等副作用,容易引起犯困,不建議兒童長期服用,成年人也不能長期使用。第二代抗組胺代表藥物有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咪唑斯汀、阿司咪唑等。相比第一代,第二代藥物更為“安分”“友好”一些,一天只需服用一次,且副作用較輕微,其中西替利嗪和氯雷他定適合兒童長期服用。“出現(xiàn)輕微的嗜睡,可通過在睡前用藥來減輕。”孫紅說。
孫紅表示,抗過敏藥有片劑、糖漿劑、滴眼液和鼻噴劑等不同劑型。要根據(jù)孩子的年齡、過敏癥狀以及藥物的副作用來進行合理選擇。比如,對毛發(fā)、花粉等過敏引起的皮炎,建議口服抗過敏藥、外用止癢雙管齊下。對季節(jié)性鼻炎患兒,應在癥狀發(fā)作前2~4周使用抗組胺藥、肥大細胞膜穩(wěn)定劑、鼻用激素等進行預防性治療。
此外,兒童的劑型,有口服液、滴劑、干混懸劑等。需要注意年齡限制,多數(shù)二代抗組胺藥藥品說明書提示只能用于2歲及以上兒童。西替利嗪滴劑及地氯雷他定干混懸劑適用于1~2歲幼兒。(來源:海峽都市報記者 林寶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