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已進入下旬,天氣轉涼,也是諾如病毒的活躍期。日前福州市疾控中心發(fā)布提醒:小心諾如病毒攜著它的“兄弟”制造病毒性秋瀉。
據(jù)介紹,在福州,每年的10月到次年3月都是諾如病毒高發(fā)季節(jié),其中10月下半月至11月底和次年2月下半月至3月底是諾如病毒的高峰期。
諾如病毒容易引起兒童腹瀉、嘔吐,它還有個“兄弟”叫札如病毒,也有同樣的能力。
如何區(qū)分諾如病毒、札如病毒,又該怎么預防?
福州疾控主管醫(yī)師王瀚煒介紹,札如病毒和諾如病毒同屬于人類杯狀病毒科,感染后都會引起急性腸胃炎癥狀(腹瀉、腹痛、嘔吐等)。感染札如病毒一般所引起的癥狀較諾如病毒更輕,引發(fā)的暴發(fā)疫情規(guī)模也較小,但近年來由札如病毒引起的散發(fā)病例或聚集性疫情在世界范圍內逐年增多。目前,實驗室核酸檢測是區(qū)分它們的唯一方法。
札如病毒和諾如病毒的傳染源都是患者或隱性感染者,一般通過食用受到病毒污染的食物(常見的有貝類海鮮、生食蔬果)和水,以及接觸到嘔吐物、糞便、物體表面甚至是通過氣溶膠感染。
諾如、札如病毒都是感染性極強的病毒,要知道,一次嘔吐可排出數(shù)十萬計的病毒粒子,而諾如病毒粒子只需要18至2800個就可以使人致病。
預防上,要注意手衛(wèi)生,飯前便后洗手;注意飲食、飲水衛(wèi)生,不飲用生水,不食用生食特別是海鮮類食品,生熟食品分開加工,蔬菜瓜果食用前清洗干凈;若家中出類似病例,患者應盡量居家休息,必要時及時就醫(yī),同時應做好環(huán)境清潔和消毒工作,定期開窗通風;學校、托幼機構等重點場所應嚴格落實晨午檢制度、因病缺勤登記、返校證明查驗等工作,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隔離、嚴格登記、嚴格管控傳染性疾病病例,防止校內傳播。發(fā)生苗頭事件或聚集性疫情時及時向上級教育部門和疾控機構報告。(記者 陳丹 通訊員 詹文青)
來源:福州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