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冠“二陽”話題頻頻出現(xiàn)在大眾視野中。部分市民留言稱自己再次感染了新冠,還有留言稱
痊愈后才發(fā)覺自己經(jīng)歷了一次“二陽”。
記者采訪了部分經(jīng)歷了“二陽”的市民,受訪者表示,這次的癥狀比第一次輕,較少出現(xiàn)高燒、咳嗽不停的情況,生活也能自理。
“戴好口罩既保護自己也不影響他人。”
“五一”小長假后,譚卓(化名)從老家蘇州啟程,返回福州工作。
“4日晚上我就有咳嗽癥狀,但當時沒有在意。”譚卓回憶稱,他回家探親時,有位家人也有咳嗽、流鼻涕等癥狀,“可能是那時候感染的。”
10日,發(fā)現(xiàn)多日咳嗽不見好轉(zhuǎn)的譚卓前往醫(yī)院,經(jīng)過檢測得知自己“二陽”了,他建議接觸過的親朋好友也進行抗原檢測。
譚卓:“感染的幾天里,我的癥狀可以忽略不計,并不像‘一陽’時渾身乏力、發(fā)冷。”
譚卓說,這次可以自理生活,也有意識地清淡飲食,“我沒有吃新冠藥物,更多地是多吃青菜、水果和白米粥。”感染新冠的第三天,譚卓再測抗原,結(jié)果已呈陰性。
譚卓說,他在感染期間偶爾下樓購買生活用品與食品,“只要在外,我都戴著口罩,并且和其他人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既是對他人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
非必要不出門隨身攜帶消毒噴霧
福州市民李萌(化名)告訴記者,與“一陽”相比,她的“二陽”癥狀相對較輕。
“我14日感覺身體不太舒服,15日再測抗原得到了陽性的結(jié)果。”李萌說,在檢測結(jié)果出來前,她已經(jīng)發(fā)燒至38℃,從下午一點半一覺睡到六點半。
“檢測時我已經(jīng)退燒,不過喉嚨還是痛,咳嗽斷斷續(xù)續(xù)但不嚴重。”李萌說,她感染后的生活和往常一樣,“必須要出門時,我都戴好口罩,并且隨身攜帶消毒噴霧。”
李萌說,這次她服用了頭孢、批把膏、VC銀翹片等藥物,主要是為了緩解喉嚨疼痛。“這次感染就像重感冒,個人覺得沒有第一次感染那么嚴重。”
未服用新冠藥物,常喝水保證攝入足量水分
“我二次‘中獎’了。”福州市民陳駿(化名)在社交平臺發(fā)出自己新冠檢測抗原呈陽性的照片后,親朋好友紛紛留言關(guān)心。
對于自己“二陽”的情況,陳駿有些意外:“我最近沒有出遠門,平時生活也是‘兩點一線’,不知道是在什么場合下感染的。”
陳駿告訴記者,他12日晚間有點頭痛,還以為得了流感,喝了一杯感冒沖劑后早早睡覺了。“第二天醒來時,我發(fā)起低燒,同時還怕冷,我就猜到自己可能是‘二陽’了。”陳駿說,他這次的感染癥狀和第一次十分相似,“不管吃什么都味同嚼蠟,雖然能起床走動,但更多時間是處于嗜睡狀態(tài)。”
不過,比起第一次手忙腳亂的感染經(jīng)歷,陳駿這次有所準備。向公司請假后,與人合租的他告知舍友自己的病癥,并拜托舍友將外賣放到房間門口,在房中過上暫時“隱居”的日子。
陳駿說,他這次沒有服用布洛芬等新冠藥物,“我自備了一個水壺,清醒時就喝水,保證攝入足夠水分。實在難受,就泡一杯感冒沖劑喝。”陳駿回憶到。
“二陽”的第四天,陳駿的新冠檢測抗原呈陰性,他表示,自己低燒已退,嗅覺、味覺尚未恢復。“和第一次感染相比,這次的感染癥狀更輕,康復時間、檢測結(jié)果轉(zhuǎn)陰時間更快。”陳駿說。
來源:海峽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