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州市長樂區(qū)文史愛好者陳秋興與陳寶健,在長樂江田鎮(zhèn)石門馬灣山中的陳大濩墓附近,發(fā)現(xiàn)大幅石刻“陟岵”。多名長樂文史愛好者研究后,基本確認這幅石刻是陳大濩之子明代名臣陳省所書。這幅石刻的發(fā)現(xiàn),填補了長樂《金石志》空白。陳省在武夷山留下數(shù)十幅摩崖石刻,至今仍存,聞名天下。
 “陟岵”石刻。
“陟岵”石刻。
記者看到,這幅石刻“陟岵”高約兩米、寬約一米,兩個字風化痕跡明顯。“陟(zhì)岵(hù)”出自詩經(jīng)《魏風·陟岵》,有思念父親之意。這幅石刻對面一百多米處,就是陳省之父陳大濩的墓。
陳省是明代名臣,長樂人,官至兵部右侍郎,兼僉都御史,與張居正、徐階、葉向高關系密切,人稱少司馬。如今,長樂和平街歷史文化街區(qū)的福州市文保單位司馬第,即為當年陳省居住之地。
陳省歸隱后,曾隱居武夷山九曲溪五曲附近13年。如今,九曲溪五曲和六曲之間的“云窩”“云窠”“云路”“云關”“云臺”“留云”“棲云閣”“噓云”“臥云”“白云深處”“云石堂”等以“云”為主題的摩崖石刻20多幅,以及五曲“五曲幼溪津”石刻,均為陳省當年在武夷山隱居時所書。
陳秋興與陳寶健發(fā)現(xiàn)大幅石刻“陟岵”后,與長樂文史專家鄭義潤及長樂和平街歷史文化街區(qū)文史組專家共同研究,參照石刻附近為陳省署名的“松楸在望”摩崖石刻,同時比對陳省的多幅石刻筆記,基本確認“陟岵”為陳省所書。
目前,長樂和平街歷史文化街區(qū)正在組建陳省文化研究會,近日將組織人員再次對石刻“陟岵”進行實地考察。(來源:福州晚報 記者 徐文宇 文/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