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福州晚報報道 雙手撐地和雙腳配合,像四肢動物一樣,在公園或者健身房的地面上爬行——這是近年來很火的“爬行運動”,不少白發(fā)蒼蒼的老年人和活力四射的大學(xué)生,對此都樂此不疲。
這種“爬行運動”真的能起到鍛煉的作用嗎?運動時又應(yīng)該注意些什么呢?近日,記者邀請福州市二醫(yī)院骨科主任馮爾宥作了介紹。
記者了解到,“爬行運動”的動作各式各樣,有嬰兒爬、鱷魚爬、大猩猩爬、毛毛蟲爬、蜘蛛爬、熊爬等。有人試了試,說每次爬完很喘很累,特別解壓,身體素質(zhì)也好了;有的說爬一爬有利于脊腰椎,特別是對于坐在辦公室不愛運動的人來說,腰部和肩膀都不酸了。
這種“爬行運動”真的能強身健體嗎?所有人都能通過它來鍛煉身體嗎?對此,馮主任表示,爬行健身并非噱頭,但并不適合所有人。
“我認為‘爬行運動’就是東漢名醫(yī)華佗創(chuàng)編的五禽戲的一種演變,讓人模仿動物的動作,以強身健體。”馮主任表示,人們的確可以通過爬行來健體,“爬行運動”對人體的重力進行了重新分配,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減輕胸腰椎、脊柱等受力分布,有效提高上下肢協(xié)調(diào)性,對預(yù)防腰椎部疾病、腰肌勞損等多種頸、肩、脊椎病有一定療效。
“爬行運動”雖然有好處,但并非適合所有人。
“‘爬行運動’對身體功能有一定要求。從事這項運動,不可盲目跟風(fēng),需要專人指導(dǎo)。”馮主任表示,從事這項運動有幾個先決條件:首先要求核心肌群力量比較強,而一些老年人、沒有經(jīng)過系統(tǒng)訓(xùn)練的人、過度肥胖的人,從事這項運動,不利于身心健康,可能弊大于利。
馮主任解釋,人在俯臥爬行時,脊柱腰椎承受的是垂直的力,受傷的可能性也大。因此,椎間盤突出、有頸椎病變病史的患者不建議嘗試“爬行運動”。此外,血壓控制不好、血管彈性差的老人或是心腦血管病人也不適合從事這項運動,因為爬行可能導(dǎo)致中風(fēng)、血管堵塞等嚴重的后遺癥。
馮主任建議,從事“爬行運動”前,一定要充分評估上下肢的協(xié)調(diào)性以及身體狀況,最好先熱身。此外,最好有專人指導(dǎo)。(記者 陳丹 通訊員 朱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