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不“愛”美 三年都穿校服,能省就省些
說到父親,林悅瀾很理性。她告訴導報記者,父親的不容易,都看在眼里,有時候也會刺痛自己,但自己深知,過度地感傷,沒有太大意義,父親的辛勞,這些年都在鞭策著自己前行,即便逆風,也要昂首挺胸出發(fā),父親就是自己最好的榜樣。
林悅瀾的父親說,孩子這些年,從沒有向自己要錢買衣服。三年來,她穿的都是校服,能節(jié)省就節(jié)省,從不和其他同學去攀比,確實挺懂事的。這些年,自己忙著生計,從小到大都沒有帶她出去玩,更不用說外出旅游長見識,感覺很對不起她,也要謝謝女兒的理解,她還經(jīng)常說,等畢業(yè)賺錢了,要帶一家人出去旅游。
他說,女兒對自己很節(jié)省,對姐姐卻很大方。每次姐姐生日,她都會把過年存的幾百塊“紅包”,拿出來給姐姐買禮物,從不用大人提醒,內(nèi)心很是欣慰。
林悅瀾說,知道家里不容易,也沒什么好比的,要比就比學習,讀書才是目標,從沒怪父親沒帶自己去旅游。他是一家人的脊梁,沒有他,一家人會崩潰的,相比之下,能不能出去旅游,反而是小事了。
早早“當家”勤工儉學,為家里減負
林悅瀾說,這些年,通過省吃儉用以及在親戚朋友的支持下,自己終于圓滿完成了高中學業(yè),取得了理想的高考成績。但在即將踏上大學路上時,學習期間的學費、住宿費、生活費、購置必要的學習用品等又成為家庭的一大難題,在這困擾全家人的關(guān)鍵時刻,感謝海峽導報愛心助學欄目給自己一個機會,讓自己的大學夢不再遙遠。
這些天,她已和朋友約好,打算去廈門幫忙刷盤子,賺點生活費。在大學校園里,除了更加勤奮學習、努力進取外,她還有自己的小“算盤”,去學校勤工儉學,打暑假工,力爭拿到獎學金,貼補下生活費,多的還想寄回家給爸媽,為家庭減負。今后,有能力了,一定會積極回報社會,將這份愛心傳遞下去,溫暖他人。
林悅瀾個子不大,能量不小。采訪中,導報記者了解到,在同學中,她是一個正能量的人,且做事情能以平常心態(tài)處置,能很好規(guī)劃自己未來的生活。她說,她現(xiàn)在的念頭很簡單,想早點讀完大學,早點撐起這個家,還要帶全家人出去旅游,一起看看外面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