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7月3日訊 據閩西新聞網報道,“官坑!又是官坑!”連日來,漳平市溪南鎮(zhèn)官坑村再次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繼去年該村學子陳星雨獲得龍巖市高考理科第一名后,今年該村學子陳汜玄又以692分的高分獲得全省高考理科第一名,是該村第四個高考第一名獲得者。
官坑為什么會出這么多高材生?昨日,在陳星雨父親、漳平溪南小學老師陳炳灶和村里鄉(xiāng)親的帶領下,記者在該村探訪。
官坑距溪南集鎮(zhèn)10多公里。當地村民告訴記者,官坑因地處谷間、民居在溪流兩側呈條狀分布,所以原名“長坑”,后因清代考中功名、在外為官者較多,由此得名“官坑”。
“官坑幾乎家家有干部。”老村長許木杉自豪地說,溪南民眾歷來崇文重教,官坑民眾尤為突出。“把子女培養(yǎng)成才,是最重要的事、最大的成功。”這是官坑人的普遍觀念,誰家孩子有出息,誰家就受尊重。
據悉,上世紀80年代起,官坑就有一個不成文的規(guī)矩:誰家孩子考上中?;虼髮W,誰家就請全村人看電影。村集體也重視,每年正月初一都會召集回鄉(xiāng)大學生座談,發(fā)給每人100元獎金,幾十年不變。
在陳氏宗祠,記者看到墻上寫有歷屆考上大學的學子姓名及相應的大學名稱,目前已有四位陳家子弟分別于1999年、2000年、2016年、2017年成為漳平市、龍巖市、福建省的高考狀元,三人被清華大學錄取。
“南柄李厝內,官坑方衍大,東湖十家內。”這是明末清初的民諺,其中,“官坑方衍大”說的是官坑陳氏兄弟陳方大、陳衍大兩家子孫人才輩出,聞名遐邇,最著名的屬陳衍大的次子陳新槐,1785—1799年任澳門軍民同知,曾獲乾隆皇帝親賜“龍章寵錫”。
在官坑小學這個農村教學點,記者發(fā)現,雖然這里只有一、二年級,高年級學生都到鎮(zhèn)里的中心校上學,但仍有“班班通”教學設備。據陳炳灶介紹,漳平在全省率先推行農村教學點標準化建設,制訂的評估辦法在全省推廣,“最根本的還是,官坑的孩子無論在哪上學,都一樣勤奮好學,好學風不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