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微博)11月8日訊 (通訊員 王漢忠 劉志斌 記者 李貴榮)龍巖武平一村干部,騙取村民身份證后,購買假新農合醫(yī)保報銷材料,詐騙新農合管理中心15萬余元。
今年8月,涉嫌詐騙的高某榮被武平縣公安機關移送檢察院。檢方在審查中,發(fā)現(xiàn)其利用自己村干部的身份,以幫助村民辦理新建房屋房產(chǎn)證、辦理合作社需一定農戶數(shù)等理由,騙取村民身份證復印件。
而高某榮將騙得的村民身份信息,告知北京一名非法兜售假新農合醫(yī)保報銷材料的女子,以發(fā)票金額的5%價格向該女子購買相關假住院發(fā)票等材料。
隨后,高某榮又利用騙取的身份證復印件,在銀行開設住院補助入款賬戶,并假冒村民簽名制作報銷的委托書的方法,向武平縣新農合管理中心詐騙報銷。
據(jù)悉,從2013年8月至今年6月,不到10個月的時間內,高某榮先后9次利用假的病歷、出院小結和住院發(fā)票等新農合醫(yī)保報銷材料,在武平縣新農合管理中心詐騙報銷221527.73元,其中得逞7次,實際騙得資金155760元。
此外,高某榮9次作案,除了一次是以自己的名義申領補償外,其余8次都是以被委托人的名義進行申領,且每次申領補償金額巨大,卻沒有引起工作人員警覺。
武平縣檢察院針對該案的犯罪特點和當前新農合基金管理、報銷存在的問題,以檢察建議的形式向武平縣新農合管理中心發(fā)出建議。日前,武平縣新農合管理中心作出回應,表示要在完善補償程序、嚴把審批關、強化社會監(jiān)督、健全制度建設和加強管理、規(guī)范運行等方面進行加強改進,讓新農合政策真正惠及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