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海峽導報11月15日訊(導報記者 易福進)對于匹克少帥許志華來說,今年的這個冬天有點冷。相比去年年末,許志華執(zhí)掌的匹克體育,門店數(shù)縮水1067家。
不僅匹克,多家國產體育品牌均出現(xiàn)了零售網點減少、盈利下降跡象。有專家分析認為,相比之前的“粗放式”、不惜血本的瘋狂擴張,眼下國產體育品牌是靜下心來改變發(fā)展模式的時候了。
匹克今年來關店超千家
盡管已走出國門將門店成功開到了美國的洛杉磯,但匹克體育眼下很難回避這樣一個敏感問題--- 門店少了,訂單少了,庫存多了。
匹克日前發(fā)布的公告顯示,截至今年9月30日,其在中國的授權經營零售網點為6739個,與去年年末相比減少1067個。
“事實上,早在去年我們就開始著手應對市場的變化。公司的零售店數(shù)量調整是按計劃進行,這是我們主動應對市場變化的一種措施?!痹S志華坦言,門店的關閉實質上是一個優(yōu)勝劣汰的過程。
整合店鋪資源、關掉一些業(yè)績不良的門店,“關小店、開大店”的渠道優(yōu)化策略等等,在許志華看來,這是在優(yōu)化渠道,提升優(yōu)質單店的盈利能力才是落腳點。
門店減少的同時,訂單也不容樂觀。導報記者獲悉,2013年匹克第二季度訂貨會訂單總額與2012年同季相比下降了二至三成。而匹克上半年的庫存量已漲至5.29億元,相比去年底漲加25.65%.
也難怪,許志華提前預警,“冬天來了”.
擴張?zhí)祀y免“消化不良”
不僅匹克,近年來已躋身本土體育“第一軍團”的安踏體育,今年以來門店總數(shù)也減少了110家。而李寧集團今年來更是關閉1200家低效門店。
“2008年是國產體育品牌的一個分水嶺?!币晃粯I(yè)者表示,以北京奧運會為契機,在過去短短幾年時間里,國產體育品牌經歷了一個爆炸式增長。如安踏,僅2009年零售門店就激增數(shù)千家,一方面為港股上市提供“業(yè)績”,同時也通過這種方式占領二、三線城市市場。
“由于在擴張過程當中不注重品牌特質的開發(fā),導致了同質化競爭嚴重,現(xiàn)在過多的體育品牌門店扎堆,當中存在很多低效門店。”網絡營銷專家姜云鷺如此分析,加上整體經濟大環(huán)境的影響,和租金及勞動力成本增加的壓力,本土體育品牌已提前感受到了“寒冬”.
度“寒冬”需營銷新策略
面對“寒冬”,調整、變革成為體育品牌們的核心詞匯。有專家指出,國產體育品牌應放棄當前密集開店、數(shù)量取勝的粗獷發(fā)展模式;細分產品線,通過渠道、營銷、服務等多種措施,提升單店盈利能力,變“大而不強”為“既大又強”.
其實,國產體育品牌已經開始行動。以匹克為例,日前就推出“第七代門店”,推行大店策略?!拔覀儗w育用品行業(yè)的長期發(fā)展仍然非常樂觀?!痹S志華表示,“通過品牌的持續(xù)提升、分銷渠道的優(yōu)化以及增加對研發(fā)新產品的投資,匹克有信心成為從目前的體育用品行業(yè)整合中率先復蘇過來的企業(yè)之一。
此外,一些體育品牌也在積極搶攻電子商務陣地,以多渠道整合經營。如在廈門土生土長的體育品牌”萬杰隆“,今年以來,就在力推”1+E“的線上線下聯(lián)動模式,以減輕營銷鏈上的投入,降低成本,從而形成價格上的優(yōu)勢。
責任編輯:陳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