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恒大地產到萬達商業(yè),再到螞蟻金服,與產業(yè)大佬的“緋聞”幾乎成了A股近期最大的炒作熱點。尤其是8月22日、23日兩天,螞蟻金服概念股僅憑一則四個月前的舊傳聞再獲爆炒,其“空穴來風”的炒作路徑令見多識廣的A股投資者大跌眼鏡。
“我們沒有上市時間表,不知道這些傳言從何而來,我們提醒投資者謹慎分辨信息,不要被傳言誤導。”螞蟻金服品牌與公眾溝通部總經理陳亮如此回應。
盡管傳聞不值得一駁,但導演這幕鬧劇的背后推手卻已在喧囂之中賺得厚利據(jù)記者調查,以江浙游資為代表的資金無疑是此番炒作的主要力量。不僅如此,其大量席位還與前期萬達私有化概念、恒大概念炒作的席位高度重合。
還原離奇炒作路徑
螞蟻金服概念股如合肥城建、健康元、海泰發(fā)展等的此番炒作可謂突如其來。仔細梳理其炒作過程,記者發(fā)現(xiàn)一個“離奇環(huán)節(jié)”,即股價先異動,然后才有消息放出,而看似有板有眼的消息卻是四個月前的坊間傳言。
記者翻閱了近兩天所有關于螞蟻金服的報道,僅有一則以“有報道稱,阿里巴巴控股的螞蟻金服集團正在謀求上海主板上市”開頭的短篇報道,內容極其簡單。
然而,該消息卻是在8月22日早盤相關概念股股價已高開高走之后才出現(xiàn)在網絡上的,具體時間為8月22日上午9時32分,并在此后被迅速轉載。
“題材炒作的慣常路徑是先有明顯利好的消息放出,經過一段時間發(fā)酵后,在資本市場形成炒作行情。”滬上某私募人士表示,螞蟻金服概念股的此次炒作完全有別于上述模式。
更令人不解的是,這一“猛料”并非新鮮消息。早在4月20日,幾乎一模一樣的報道就曾見諸網絡。只不過,這一舊聞此次重出江湖,還夾帶了多個概念股及簡單點評,而這些概念股正是那些早盤股價已異動明顯的個股。
據(jù)市場人士認為,概念股先異動,再拿舊消息解釋,說明此輪炒作并非自發(fā)形成,而是有人在利用資金優(yōu)勢強行推動。“運作資金應是早就準備好了這份舊消息,只待股價拉高后才有意對外放風。”
其進一步分析稱,近期奇虎360私有化、恒大涉足A股等消息充斥A股市場,引發(fā)資金對相關概念股票的追捧。作為備受關注的擬上市公司,螞蟻金服的任何消息都很容易得到市場的認可,加上相關概念股股價異動在前,跟風盤大量參與自然水到渠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