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股業(yè)績不一
隨著昨晚新華人壽半年報公布,四大上市公司的中報已披露完畢。據(jù)統(tǒng)計,上半年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太保、新華人壽四家上市保險公司分別實現(xiàn)139.59億元、96.35億元、26.38億元、19.04億元的凈利潤。相比2011年同期,四家上市公司的業(yè)績卻同比增減不一。其中,中國平安業(yè)績增長9.4%,增速稍遜的新華人壽保持了7.3%的增速,中國人壽同比下降2.9%,中國太保更是同比下降54.6%。
對此,幾乎所有的保險公司把業(yè)績下滑的部分原因歸結為A股市場的走低。其中,新華人壽就表示,由于2012年國內資本市場持續(xù)低迷,其權益類投資整體收益水平出現(xiàn)較大幅度的下跌,收益為負,公司因此計提20.16億元投資資產減值。
179億元入股市
股市的走勢讓中國人壽等險資擔心不已。中報顯示,四家上市保險公司在上半年末時,持有的投資資產高達3.68萬億元,較去年底增加4470.79億元,但股票等權益類資產卻僅增179.4億元。其中,持有股票等權益類資產最多的中國人壽投入資金為953.53億元,占比5.74%,而去年底時這一數(shù)字為955.31億元,占比6.39%,不論是市值還是投資占比均出現(xiàn)下滑。新華人壽持有股票的資產也從去年底時的4.54%減少至3.9%。
中國平安、中國太保則小幅增持了股票、基金等權益類資產,其中,中國平安權益類資產從8.6%增加至9.4%,中國太保則從10.2%增至10.6%。不過,總體來說,幾乎四家保險資金都在中報里對股票等權益類資產繼續(xù)表示出謹慎,認為下半年將繼續(xù)維持定息等固定收益類資產的高比例配置額度。而青睞股市的中國太保和中國平安對各自看好的板塊卻不相同:中國太保買入了交通、醫(yī)療、零售類股;中國平安則重點增持銀行股。
持股跑輸市場
盡管險資對后市相對謹慎,但還是有93只個股在二季度入了法眼,成為險資的新歡。險資買入的個股大多集中在醫(yī)藥生物、信息服務、商業(yè)貿易、建筑建材、電氣設備幾大板塊。其中,華東重機、卡奴迪路、首航節(jié)能的險資持股比例超過流通盤10%,成為險資的最愛。此外,百隆東方、江南嘉捷、丹邦科技、環(huán)旭電子也是險資持股比例較高的個股。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個股在三季度的走勢了整體并不出色,有超過4成個股未跑贏大盤。
三季度跌幅最大的險資增持股
簡稱持股比例三季度跌幅
億晶光電0.64%-34.93%
中興通訊5.61%-29.71%
神馬股份4.74%-27.52%
鐵龍物流1.52%-27.24%
天山股份1.03%-27.18%
超日太陽1.43%-25.71%
國電南自6.70%-24.30%
百隆東方 9.80%-24.20%
徐工機械0.74%-23.68%
中集集團1.94%-23.23%
股市投資三年為期
基金觀點>
華安安心收益?zhèn)鶖M任基金經理鄭可成近日表示,我國經濟每3年換檔一次,每次換檔均造成股市大幅波動,由于投資者難以精確把握每個周期的轉換時點,對于價值投資者而言,股市投資期限在3年以上將更有利于撫平經濟周期的波動,讓資本增值更加穩(wěn)健。
鄭可成說,資料顯示,從1991年到2011年,我國經濟大致經歷了8波換檔,平均一波轉換頻率為3年左右,每一波都引起了資本市場的大幅波動。最近一輪經濟換檔發(fā)生在2010年,當年隨著通脹走高,年底央行不斷上調利率,到2011年7月已達5次。如果再回顧更長的時間段,也可發(fā)現(xiàn)這種經濟換檔規(guī)律,如2008年初通脹抬頭,央行不斷上調利率和存準,到2008年6月存款準備金率達到17.5%,股市一年時間中跌幅超過70%;2008年底貨幣政策出現(xiàn)重大轉向,貨幣政策由“從緊”轉為“適度寬松”,隨著寬松貨幣政策的實施,A股市場上漲82%。每一輪經濟周期的轉換都會引起資本市場的劇烈波動,也使投資者暴露在風險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