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孔令輝一舉奪得乒兵球男子單打冠軍。這更令安踏這個晉江地區(qū)不為人知的小品牌,一舉成為全國知名度極高的品牌?!艾F(xiàn)在我們?nèi)詫⒖琢钶x當作對安踏有過重要貢獻的人?!倍≈局覍δ戏街苣┯浾哒f。
7年以后,隨著同類廣告在CCTV-5的擁擠,這類廣告的成本升到原來的10倍,為3000萬元左右。
與孔令輝“結緣”以后,安踏銷售收入的增長速度猶如坐上了火箭。據(jù)安踏提供的數(shù)據(jù)顯示,從2001年到2006年,安踏銷售收入由1億元增長到12.5億元。
“一個徹底的拿來主義者”
安踏明星代言廣告的成功引發(fā)了同城兄弟的競相模仿,晉江市政府也推動安踏經(jīng)驗在其他企業(yè)身上的“復制”,對崛起的名牌進行獎勵扶持。一時間,當?shù)嘏d起一場“造牌”運動,CCTV-5出現(xiàn)了幾十個各類明星為晉江鞋企代言的廣告,CCTV-5也被戲稱為“陳埭頻道”(陳埭鎮(zhèn)是晉江鞋業(yè)的發(fā)源地,大部分晉江鞋企聚集的地方)。一批知名鞋企,如特步、喬丹、德爾惠、鴻星爾克,由此開始從眾多鞋企里脫穎而出。
廣告策略的同質(zhì)化加上競爭的加劇,使安踏必須另辟蹊徑尋找新的生存空間。
在廣告策略上,安踏開始擺脫借以成名的明星代言模式,轉(zhuǎn)而贊助體育賽事,比如安踏一年為中國籃球聯(lián)賽(CBA)提供的贊助費是4000萬元。丁志忠認為,與其他一些企業(yè)聘請國際明星動轍花費數(shù)千萬元的代價相比,“我們又是一筆劃算的生意”。
有了品牌知名度后,安踏開始打破運動鞋專業(yè)制造商的身份界限,2002年開始涉足運動服裝領域。安踏的這一舉動竟然也非常順利,四五年之后,運動服裝貢獻的收入與運動鞋不相上下。據(jù)一位安踏前高管介紹,2006年,安踏突破兩個“千萬”:運動鞋銷售1000萬雙,運動服裝銷售1000萬件。
值得一提的是,上馬服裝項目的同時,品牌專賣店這一零售終端概念也被導入,這是安踏發(fā)展歷程中的重要一步。此前安踏只是在各大綜合商場擁有專門的運動鞋銷售專柜,隨著服裝等品種的增加,安踏作為獨立的品牌專賣店成為可能。擅長營銷的丁志忠認為,品牌的打造不單單依靠廣告,也要依靠強大的銷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