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微博)12月25日訊 “樓臺突兀潯江西,翠映紅遮望轉迷。十里蛙聲半床月,一聲汽笛過雙堤……”福大林懋義教授的一篇美文《集美之夜》,讓多少人對意境悠遠的集美心向往之。如今,雖難覓潯江漁火點點、炊煙裊裊的舊時印跡,但不變的是深厚人文與潯江人努力締造煥發(fā)出的新色彩。
21日,“發(fā)現(xiàn)身邊美麗街區(qū)•品鑒美麗專家團”的5位專家代表和眾多攝影愛好者一起,走進富含人文底蘊的集美街道潯江社區(qū),用眼睛發(fā)現(xiàn)景觀美,用內心感受人文美,用智慧找尋意境美,用相機定格印象潯江。
美麗街區(qū)等你來評,詳情請登錄臺海網(wǎng)(taihainet.com)“發(fā)現(xiàn)身邊最美街區(qū)”專題。
臺海網(wǎng)記者 李立宇 袁桂鳳/文 常海軍/圖
“三變三不變”締造寫意潯江
活動當天,暖暖的陽光伴著“美麗街區(qū)行”的攝影愛好者,來到潯江社區(qū):龍舟池上泛起的點點波光,青石路上緩慢駛過的三輪車,宗祠邊唱著閩南童謠的孩童……這些美麗而簡單的點點滴滴都成了“秒殺”快門的“重磅武器”。
另一路,專家們踏上提升雨污水管道同時又保持歷史滄桑感的石板路,走進曲徑幽深的大小巷子:新安的115盞仿古路燈,頗具流行氣息的涂鴉墻,修舊如舊的宗祠與僑房,藝術家部落里的特色工作室……專家們被深深折服,總忍不住佇足欣賞。
這些,都是潯江人共謀共建、用心締造的美麗成果。在集美區(qū)及集美街道指導下,潯江人立足人文,深入挖掘嘉庚精神、華僑文化、閩南文化與學村文化,堅持‘原著民情誼不變、原住房結構不變、街巷風貌不變’及‘收益多元拓展、外觀復原創(chuàng)新、居住設施品質提升’的‘三變三不變’原則,使社區(qū)品質提升,濃厚人文氛圍依舊。為爭取到最大的民意支持,在潯江社區(qū)黨支部書記陳麗卿的帶領下,社區(qū)工作者們聯(lián)合族親理事會,完成了1329份入戶調查,不落一宅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