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蘭芳與《岳飛傳》
直到現(xiàn)在,90后阿哲還記得小時候跟父親一起聽評書的日子。從小學(xué)一年級開始,每天中午他就和父親在家抱著收音機聽評書。為了聽評書,他從來不睡午覺。無論是書中的江湖風(fēng)雨,還是王朝興衰、義烈千秋,都令他無比神往。
不只是90后一代,自打南宋陸游詩中的“負鼓盲翁”開始,到明末清初大名鼎鼎的說書藝人柳敬亭,再到袁闊成、單田芳、田連元……說書人陪伴人們度過了不知多少茶余飯后的時光。
而人們不約而同地守在收音機旁,聽一個叫劉蘭芳的說書人說書,則要從《岳飛傳》說起。

劉蘭芳收藏的《岳飛傳》圖書。袁秀月 攝
那是1979年,改革開放之初,萬象更新,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加。這時,鞍山人民廣播電臺邀請劉蘭芳說一本傳統(tǒng)書。說什么呢?劉蘭芳提出了一個在當時看來還有些大膽的建議——《岳飛傳》。
岳飛的故事在民間流傳已久,劉蘭芳幼時便經(jīng)常聽母親說起。15歲時,她考入鞍山曲藝團,進團之后老師教的就是《岳飛傳》,那時叫《精忠說岳》。剛一出徒十八九歲,劉蘭芳說的也是岳飛,書道子(即評書的大綱)是她的伯樂楊成田先生傳下來的。所以,當電臺的編輯找劉蘭芳錄書時,她首先想到的便是《岳飛傳》。
選擇岳飛,除了熟悉,還因為岳飛的故事經(jīng)典。評書有兩個永恒的題材,一個是生死,一個是愛情。世凡說書,不管男女,都說刀馬金戈,也就是戰(zhàn)爭。評書有“四大將”,《呼家將》《楊家將》《薛家將》《曹家將》,再加上《岳飛傳》,主題思想都是愛國、孝道。在以前,這都是老人教育孩子的范本。

劉蘭芳收藏的圖書。袁秀月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