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筆下的人物就是她自己”
有趣的是,由于和翟小梨在求學等方面具有相似的經(jīng)歷,《他鄉(xiāng)》出版后,經(jīng)常有人來問付秀瑩,書中的女主人公是不是她自己?

付秀瑩。受訪者供圖
“寫作時,作家把經(jīng)驗、情感打碎,用文字重新創(chuàng)造出一個活生生的角色。”她沒完全否認上述推斷,“所以自然可能帶著作家的影子。”
但經(jīng)過藝術(shù)加工的文學角色,畢竟和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物還是有區(qū)別。付秀瑩曾經(jīng)不停跟人解釋“我不是翟小梨”,但后來放棄了。
“如果一部作品‘無我’,如何能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她說,“對翟小梨,或許我可以這樣說,作家筆下的人物就是她自己。”
對翟小梨的形象,也有評論稱可以寫得更豐滿一些。付秀瑩說,當時寫完覺得是盡力了,這個翟小梨一朝誕生,交給讀者,笑罵由之。
“坦率說我很久之后才有勇氣重讀《他鄉(xiāng)》。如今讀來,竟然恍如隔世。我想,如今再寫的話,應該是另一番心境了。”她認為,世事流轉(zhuǎn),我們都會不斷成長,翟小梨也應該不斷獲得成長。
獲獎后,付秀瑩被問到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下部作品的題材。她說,下一部小說還是會寫最熟悉的題材,“近年癡迷長篇,我珍惜這難得的創(chuàng)作體驗。”(來源:中新網(wǎng)客戶端 記者 上官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