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疑小說何時不愁銷量?
在國內(nèi),懸疑小說其實擁有比較固定的讀者群,市面上經(jīng)常能見到東野圭吾等人的作品;本土懸疑推理小說此前有點不溫不火,近幾年有所改觀,紫金陳、雷米等作家的書也很暢銷。

《無證之罪》書封。浦睿文化供圖
“懸疑推理題材始終比較受歡迎,特別是男性讀者。它的閱讀帶來緊張感,以及對自我心理認知與智能挑戰(zhàn)的體驗,是對平凡普通生活的一種顛覆和調(diào)劑。”柳明曄說。
《隱秘的角落》等一批懸疑類網(wǎng)劇的熱播,也在客觀上增加了原著的曝光率。那么,借助這波熱度,懸疑推理小說能否順勢而上?
柳明曄覺得,沒那么容易,“眼下讀者、觀眾日益細分和精分,每一樣類型、題材理論上都都有火爆的可能性的。但總體而言,相對于閱讀需求,獨特、高質(zhì)量的作品還是太少了。”
《壞小孩》能火,其獨特性就在于“高智商的懸疑推理”和對社會問題的反映。但是,往往某一部作品火了,大家容易一窩蜂跟上,同質(zhì)化、粗制濫造的結(jié)果就是落了下乘,難有好的市場回饋。
從這個角度說,懸疑推理小說何時能真正不愁銷量,或許還需假以時日。(來源:中新網(wǎng)客戶端;記者 上官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