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
琴銘
銘,是歷代銘刻于各種器物上的一種文體,如硯銘、鏡銘之類,琴銘則是刻在古琴上的。其內(nèi)容除了頌贊之外,往往附有琴名、制琴的時間、制琴者姓名籍貫及與此琴有關(guān)的特別經(jīng)歷等,這些琴銘往往由詩人、書法家、雕刻家共同完成,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性。可為鑒別考證古琴的年代、制作人、收藏者提供可靠的信息。
壹
收藏之義
學(xué)者書家藏古琴 文人志趣集大成
琴棋書畫,琴居首位。而琴銘又集琴理、書法、篆刻、詩詞于一身,可謂內(nèi)涵豐富的文化密碼。
羊城晚報記者采訪陳初生教授,正值酷暑,72歲高齡的陳初生一派學(xué)人的清簡作風(fēng)。門戶半開,如入寶山,其間滿是筆墨紙硯、書畫古董,墻上掛著數(shù)張古琴。采訪中陳初生一直興致勃勃地向記者展示其得意之作,介紹其來歷及琴銘構(gòu)思,還不時彈奏幾句??辞巽?,聽琴音,不知不覺就過了一個下午。
陳初生教授收藏涉及頗廣,對陶瓷、書畫、玉器、銅器皆有興趣,而最近十年費力最多的是古琴。
當(dāng)羊城晚報記者問起他為何喜歡收藏時,陳教授說,主要是受到了老師容庚、商承祚兩位先生的影響。新中國成立前,容先生目睹“異邦達官富商,挾其多金,來我中土,背我法禁,巧取豪奪”,使得大量文物外流,乃以一己之力盡量收藏,盡力減少國寶外流,也為自己的研究準(zhǔn)備材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將自己的收藏,分批捐獻給了國家。他的收藏不是為了斂財。于是陳教授也像老師那樣,搞起了收藏。而對于古琴,陳教授表示,退休以后拜師學(xué)琴,學(xué)琴必須要有琴,隨著興趣越來越濃,收琴也就越來越多了,十年來竟收了60多張。
羊城晚報:你本身是古文字學(xué)家、書法家,你有去研究古琴上面的銘刻嗎?
陳初生:當(dāng)然有,古琴承載的文化含量很豐富,琴銘就是一個重要的方面。我學(xué)琴彈琴藏琴的同時,還參與整理嶺南琴學(xué)文獻,手抄并標(biāo)點校勘出版了清代廣東中山人何斌襄的《琴學(xué)匯成》。同時將自己收藏的古琴及制作的琴銘整理了一本《三馀齋琴銘》,作為嶺南琴學(xué)文獻叢書之一出版。
羊城晚報:琴銘的鑒賞涉及哪幾方面?對個人的綜合藝術(shù)素養(yǎng)有什么要求?
陳初生:這是一門很綜合的藝術(shù)。你首先必須要有琴,懂古琴;其次要懂文學(xué),會寫詩,因為琴銘多四言,是《詩經(jīng)》的傳統(tǒng),我還用《楚辭》體、散文體寫過琴銘;再次,要會書法,甚至?xí)獭N也厍偕系那巽?,大部分是我自己刻的。后來視力出了問題,則與書法弟子劉筆華合作完成。一張由陳一民、劉筆華制作,我作銘的古琴“曹溪禪韻”,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中國工藝美術(shù)雙年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