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星青年按】9月3日,是新學年上課的第一天。
帶著父母的囑托和牽掛,帶著自己的書包和夢想,終于萌娃少年們也要開啟自己嶄新的人生了!
這是一生挑戰(zhàn)的新起點,無論是“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的勤奮刻苦,還是“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樂觀堅毅,讓青春向上,不負韶光!
開學季,和孩子們讀一讀這樣的詩,不急于求成,不自亂陣腳,不畏一時挫折,與各位父母共勉。
磨練堅毅的人格

《冬夜讀書示子聿》
【南宋】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
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
【賞析】這首詩是南宋詩人陸游于慶元五年(1199年)于山陰寫給小兒子陸聿的,此時陸聿二十一歲,正值“少壯”。詩人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于書房,樂此不疲地啃讀詩書。窗外,北風呼嘯,冷氣逼人,詩人在靜寂的夜里,抑制不住心頭奔騰踴躍的情感,寫下了這首哲理詩并滿懷深情地送給了兒子子聿。
首句是對古人刻苦做學問精神的贊揚,告誡自己的孩子學業(yè)應毫無保留,全力以赴;次句是說做學問的艱難;后兩句,詩人更進一步指出實踐經(jīng)驗的重要性。
全詩通過寫陸游對兒子子聿的教育,告訴讀者做學問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個既有書本知識,又有實踐精神的人,才是真正有學問的人。
詩人告誡兒子,要想老有所成,一是莫負年華,應在年輕力壯時苦下功夫;同時不能僅以書本知識為滿足,而應注重“躬行”。這首詩不僅包含詩人對子女的殷切期望,同時也體現(xiàn)了詩人深邃的教育思想:要珍惜時光,趁著年輕努力學習并堅持不懈。不要急于求成,也不要死讀書。
《竹石》
【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賞析】這首詩是一首題畫詩,題于作者鄭板橋自己的《竹石圖》上。這首詩在贊美巖竹的堅韌頑強中,隱寓了作者藐視俗見的剛勁風骨。
詩人所贊頌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剛毅。前兩句贊美立根于破巖中的勁竹的內(nèi)在精神。開頭一個“咬”字,一字千鈞,極為有力,而且形象化,充分表達了勁竹的剛毅性格。再以“不放松”來補足“咬”字,勁竹的個性特征表露無遺。次句中的“破巖”更襯托出勁竹生命力的頑強。后二句再進一層寫惡劣的客觀環(huán)境對勁竹的磨練與考驗。
不管風吹雨打,任憑霜寒雪凍,蒼翠的青竹仍然“堅勁”,傲然挺立。“千磨萬擊”、“東南西北風”,極言考驗之嚴酷。這首詩借物喻人,作者通過詠頌立根破巖中的勁竹,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絕不隨波逐流的高尚思想情操。全詩語言質(zhì)樸,寓意深刻。
《偶成》
【南宋】朱熹
少年易老學難成,
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
階前梧葉已秋聲。
【賞析】《偶成》南宋朱熹的一首七言絕句。“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這是詩人用切身體會告戒年輕人的經(jīng)驗之談,說明人生易老,學問難成,因而必須愛惜光陰。因其“易老”、故“不可輕”,可見惜時之重要。說明應該珍惜自己美好的年華,努力學習,切莫讓可貴的時光從身邊白白地溜走。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詩人以敏銳、細膩的筆觸,借用前人詩句中的優(yōu)美形象,結合自己對“少年易老學難成”的深切感受,把時間快過,歲月易逝的程度,用夢未覺,梧葉秋聲來比喻,十分貼切,備增勸勉的力量;從而使“一寸光陰不可輕”的題旨得以更鮮明的體現(xiàn),給讀者留下深刻難忘的印象。
全詩通過夢未醒、梧葉已落來比喻光陰轉瞬即逝,告誡青年人珍視光陰,努力向?qū)W,用以勸人,亦用于自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