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階,松江府華亭縣人(現(xiàn)為上海市松江區(qū))。相傳嘉靖年間,徐階與奸相嚴嵩同朝為官,多年隱忍不發(fā),最終瞅準機會將其扳倒,名垂史冊。同時,他還是名相張居正的老師,并在海瑞抬棺大罵嘉靖皇帝后,使海瑞僥幸活命。
從現(xiàn)場的情況來看,古墓雖然整體尚存,但墓表建筑經(jīng)過四百余年風吹雨淋,已不復當年景象。蓋板、磚墻等主體結構基本完好,但墓室本應封閉的入口卻已損壞。從破損處往里窺視,可以直接看到枯枝敗葉間醒目的森森白骨。
“墓葬的現(xiàn)場可以看到它只有單口,那么可以判斷是獨葬墓,不是合葬墓,墓葬的形制也與文物信息和文獻記載相吻合。”長興縣博物館副館長周鳳平介紹。
周鳳平所說的文獻,來源于徐階生前寫下的“好志華亭徐仲子,厭離鄉(xiāng)土葬湖州”的詩句。但徐階不是長興人,且從未在湖州為官,為何會寫下這樣的詩句,并選擇在離故土數(shù)百里遠的長興安葬?翻看史書,這與他致仕后的經(jīng)歷有關。
隆慶二年(1568),年已66歲的徐階退休后返回故里松江定居。隆慶五年(1571),曾經(jīng)與他結仇的時任內(nèi)閣首輔高拱,縱容負責蘇松常地區(qū)的官員蔡國熙對徐階進行打擊報復,徐家田宅被大量籍沒,兒子也發(fā)配充了軍。萬歷(1573~1620)登基后,張居正出任內(nèi)閣首輔,徐階的境況才得到好轉(zhuǎn)。
然而,徐階對這段經(jīng)歷仍心有余悸,便委托南京兵部右侍郎陸隱幫其尋找墓地。陸隱在長興找到了東山這塊風水寶地,徐階由此留下“好志華亭徐仲子,厭離鄉(xiāng)土葬湖州”的詩句。
如今這座墓葬的發(fā)現(xiàn),印證了史料記載的準確性,同時也為研究明代政治體系、喪葬制度提供了寶貴的一手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