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原著被譽為“青年入世啟蒙”
讀過原著的讀者紛紛感嘆,阿耐的《大江大河》太真實了。大到與政府部門打交道、商場上的規(guī)則,小到工廠里的技術、為人處世的種種細節(jié),無一不全,無一不精。如此真實與阿耐的經歷有關,她早年棄政從商,曾任某名企高管,早年以商戰(zhàn)小說出名,拿手好戲是寫大氣磅礴的史詩作品。之前大火的《歡樂頌》也出自她的手筆,但《大江大河》才是她真正的代表作。
相較職業(yè)作家,阿耐的優(yōu)勢在于,首先,她在商場打拼多年,懂現(xiàn)實,懂生活。她不是靠想象來寫生存與斗爭。再次,她在職業(yè)上發(fā)展到了較高的位置,所以懂政策,懂人。個體戶、政府官員、海歸派、知識分子,她能觀察到中國社會各個階層。
知名作家、媒體人莊雅婷,就曾多次專門將《大江大河》推薦給年輕人:“我告訴那些心存幻想的女生們,你們要多讀阿耐的小說,那是商業(yè)知識普及手冊,女性奮斗歷程史……”。
第三:原著編年體極具史詩氣質
不同于有些小說用多線敘事結構來取巧,《大江大河》文風樸實,寫作順序完全遵照故事順序一年接一年,也就是我們說的編年體。這種體裁讓《大江大河》整部作品充滿了史詩氣質。
尤其是阿耐對時間框架的駕馭,她精準地抓住了每一年的關鍵事件,在典型地體現(xiàn)了每一個時期特點的同時,又與主人公們的經歷融為一體。整部作品跨越了改革開放三十年,拿到手里卻能一口氣讀完。
比如一開篇的1978年,就以恢復高考為引子,開啟了男主角宋運輝命運的起點,這種典型事情特別能夠引起經歷者的回憶和共鳴。還有之后的國企改制、個體經濟發(fā)展等案例,都是歷史關鍵節(jié)點與情節(jié)的完美結合。
電視劇和小說本就是不同的兩種藝術形式,只要故事講得好,情感能打動人,觀眾和讀者就會買賬?!洞蠼蠛印吩碗娨晞《极@得讀者觀眾認可,就是因為做到了這兩點。在好看的故事背后,是作者阿耐對整個時代的洞察與深情。
正如《大江大河》制片人侯鴻亮所評價:“《大江大河》字里行間都是我們經歷過的時代。我、導演、編劇、演員,直到所有的合作方,讀完小說后,所有人都被打動了??赐晷≌f我們會想到,改革開放開創(chuàng)了一段特別偉大的歷史,我們國家的命運在改變,人民的命運在改變。我們所有創(chuàng)作都是基于真實的有感而發(f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