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沛
近日,廈門老字號鼓浪嶼“龍頭魚丸”侵權案引起社會公眾關注。近期,思明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聯(lián)合廈門老字號協(xié)會、思明區(qū)商標(品牌)協(xié)會等,共同開展了一場打擊山寨老字號的聯(lián)合打假執(zhí)法行動。(3月19日《海峽導報》)
商場如戰(zhàn)場,要擁有一席之地,須有拿得出手的東西。如果有一塊金字招牌,那就可能財源滾滾,而老字號無疑就是極具含金量的招牌。
但是真正的老字號談何容易,每個老字號都是商家長久經營,質量、服務、聲譽等方面都獲得了廣泛的認可,并通過了相關方面的嚴格評審,才能得到相應層次的認定和授牌。
個別商家不想經歷這樣的長時間積累,又想擁有老字號的好處,于是動起了各種歪腦筋。就如同黑旋風李逵闖出名堂,李鬼乘機假冒。
這種沒能真正當老字號,卻擅自“老自號”,傍“老”啃“老”來獲取財富的行為,不僅有違商德,還屬于違法行為。無論是被侵權者、消費者、社會還是職能部門,都不會容忍,因此“老自號”肯定不會有好結果,經商還是回到堂堂正正的誠信之道才是長久之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