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心事,可直接加“心一周”微信二維碼
臺海網(wǎng)3月13日訊(廈門市仙岳醫(yī)院心理治療師 李彤 海峽導(dǎo)報記者 林少蓉)
傾訴:父親年輕時沉迷賭博,對家庭不聞不問。現(xiàn)在老了,卻經(jīng)常對我們“施壓”,希望我們多陪伴、關(guān)懷他。小的時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父親每次賭博回來,心情不好,就會打罵母親和我。母親是個討好型人格的人,為了整個家庭的安寧,總是一邊流淚,一邊很卑微地去討父親的歡心。近幾年,母親突然覺悟了,對父親不再言聽計從,有時也會反抗。父親開始接受不了了,經(jīng)常打電話給我和哥哥,希望我們多回去關(guān)心他,甚至要求我們每個長假都要回去陪伴他。說實話,除了每個月給他生活費外,我們真的很難再做到跟他有親密的互動或者交流。有時,他覺得自己說話不夠分量,還會通過親戚朋友來給我們施壓,說我們不孝順,弄得我們很難受。這樣的親情,真的讓人感到不知所措,也不知道該如何化解這么多年的隔閡和芥蒂?
回復(fù):從您的表述中,我看到了恐懼的孩子們和一個隱忍的妻子。您的成長過程中,缺乏父愛。這種歷史情感的積累,在父親老年提出關(guān)懷需求時再次被喚醒。對此,作為子女內(nèi)心充滿矛盾與掙扎。要做到放下隔閡,與父親拉近心理距離,一定是不容易的。盡管如此,我們?nèi)匀豢梢酝ㄟ^開放和誠實地與父親溝通,表達自己的不滿與期望,同時也嘗試理解父親的需求與感受,理清彼此的情感,才有可能找到合適的處理方式。
另外,子女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設(shè)定與父親交往的界限,在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同時,給予一定的關(guān)懷和支持。
最后,處理復(fù)雜的家庭關(guān)系需要時間和努力,如有需要也可尋求專業(yè)的心理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