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彪
今年12月5日,是第三十八個國際志愿者日。然而最近在一些網絡平臺上,志愿服務時長卻被當成了商品“買賣”,并被明碼標價,有的還打出了“298元一個項目,可積累8小時志愿服務時長”等廣告,還有的曬出成功操作累計時長的截圖。(12月5日央視新聞客戶端)
參加志愿服務是一個人品行高尚的體現(xiàn)。志愿者憑借自己的雙手、頭腦、知識、愛心開展志愿活動,真實、誠信向社會或他人提供公益服務,彰顯“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而買賣志愿服務時長,這種本身就在破壞誠信的行為,無疑是對志愿精神的褻瀆,也是一種違法行為。
志愿服務時長在網上明碼標價販賣的情況,也暴露出志愿服務項目發(fā)布不規(guī)范、志愿平臺把關不嚴等問題。治理買賣志愿服務時長亂象,最根本的是督促包括學生在內的相關人群樹立誠信意識。志愿服務造假,或許能蒙混過關一時,但假的終究是假的,一旦被發(fā)現(xiàn),勢必受到相應處分,還有可能記入其檔案。這也提醒廣大學生和家長,志愿服務無“捷徑”可走,切莫為了時長輸了誠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