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泡茶,愛喝咖啡,愛吃牛排,愛看電影,時不時還要去看看夜景;會彈琴,會打麻將,會打門球,渾身上下都是才藝……廈門的百歲老人,很潮很時髦!
老人名叫江春宜,今年102歲;她有位閨蜜,是93歲的蔡素仁。前段時間,兩位老姐妹相約在咖啡館,和年輕人一樣,吃著蛋糕,喝著咖啡,還拍了美美的照片。(10月23日《海峽導報》)
□馮海燕
“百歲”不簡單,更讓人嘆服的是百余歲還能這樣活力滿滿,又潮又文藝,其多姿多彩的生活,令許多小年輕都望塵莫及。厲害了,我們的江奶奶!
以前,我們都覺得“長命百歲”不容易,但是現(xiàn)在全國各地超過一百歲的老人家越來越多。據(jù)相關信息顯示,廈門現(xiàn)有百歲老人194人。102歲的江奶奶還不是全市最高壽的老人,最高壽的是家住思明區(qū)梧村街道雙涵社區(qū)的劉奶奶,今年106歲。百歲老人越來越多,是個人之福,家庭之福,也是時代之福,國度之福與城市之福。
老人長壽,與其體質、習慣及家庭環(huán)境都有關系。當然,大量的百歲老人出現(xiàn),最關鍵的一點是有幸生在華夏,一個和平的國度,一個繁華的時代。近段時間,巴以沖突聚焦全世界人民的眼球。這幾天有這么一則視頻引發(fā)關注,有記者采訪巴勒斯坦一位男孩,問他長大想當什么,男孩黯然回答:“我在巴勒斯坦是長不大的,我們隨時會死”,言者哀哀,聞者戚戚。
其實在中國,悲愴的歷史并不遙遠。就在八十幾年前就有記者問年輕的士兵,等趕跑了侵略者,你希望做些什么,士兵回答:那時候我已經戰(zhàn)死沙場。同個時代有另一記者問穿著草鞋的中國士兵,說等到冬天了怎么辦,得到的回答是:我沒打算活到冬天。
與此相比,可以說無論老少、貧富,無論順境逆境,我們每個人都是幸運兒,都享受著國家與時代的福利。
和平與繁榮之外,敬老尊老又是我們的光榮傳統(tǒng)。從國家到地方,都給予老人各種各樣的政策禮包。比如到達一定年紀能免費乘車,比如享受免費門票,再如自己沒有退休金的,社會一般也有補助等保障措施。而今,老年食堂在各地普及,很多老人都能享受方便又實惠的餐飲,有的老人還可能全免費。廈門對老年教育的投入也很大,老年大學很漂亮,課程設置很豐富,許多老人退休之后重新跨進學堂當起了“讀書郎”??梢哉f,只要自己愿意,大家都能將自己的晚年生活過得豐富多彩。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廈門有那么多高壽老人,這不僅是老人及后輩的福分,也是城市大家庭的財富。一個家庭,老人快樂、幸福,家運自然蒸蒸日上。作為一個城市,一個國家也是這個道理,老人靜好,后顧無憂的社會自然更能奮發(fā)向前,我們的城市自然更為美麗從容。我們相信在政府及社會的重視、關愛下,老人的生活環(huán)境一定越來越好,在家人的“眾星捧月”中,老人的晚年會更安樂,相信今后廈門的百歲老人也會越來越多,祝福老人,希望我們所有人都能向這些可愛的老人學習,熱愛生命、熱愛生活,快樂度過每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