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洛
孩子沉迷手機游戲甚至引發(fā)抑郁,家長沒收手機卻遭孩子抵觸,甚至要離家出走。民警耐心傾聽孩子心聲,用一紙約定的9項細則化解難題。日前,家長鄧先生送上一面錦旗,向廈門蓮前派出所民警徐勝利表示感謝。(11月8日臺海網(wǎng))
市民為民警送錦旗不稀奇,因為“一紙約定”送上錦旗卻讓人感覺新鮮,其實這“一紙約定”對廣大家長來說應該也很有啟發(fā)。
因為游戲抑郁的比較少,但沉迷其中變得頹廢,影響身心健康與學業(yè)進步的孩子就比較多了。對此,許多家長普遍焦慮,因此鬧得雞飛狗跳的家庭也有不少,孩子正處叛逆期,往往跟家長對著干,為了抗議家長干預,離家出走的孩子也有不少,家長心急如焚,孩子也吃苦遭罪,有的甚至于可能出現(xiàn)悲劇。
故而,干預孩子玩手機,這看似是家庭瑣事,是很平常的親子矛盾,但解決不好的話,也有可能變成大事。怎么解決?這里,民警促成的“一紙約定”“9項細則”作了很好的示范。
家長要制止,孩子要自由,假如一味干預,孩子很容易引發(fā)抵觸心理。雖然未成年,但這個時候的孩子,獨立意識已經(jīng)很強,討厭家長高高在上的說教。家長需要放下身段,與孩子平等對話,讓他們感受到尊重,給“和平談判”創(chuàng)造好的氛圍。
家長要懂得讓步,要找到比較可行的止損線。很多時候讓孩子立馬、徹底戒掉游戲是不現(xiàn)實的,這時候要容許孩子在相應條件下適當玩游戲。孩子的要求被尊重,家長的希望也可能被尊重。這就是“君子協(xié)議”的最大價值。同時,“9項細則”也值得注意,也就是說約定不是簡單的一兩句話,往往要有耐心列出清單。有一句話說,復雜問題都是由很多簡單問題組成。只要清單拉出來,把矛盾和分歧分項后,找共同點或者妥協(xié)點也許沒有想象中那么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