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海燕
共享的玩意兒越來越多,紙巾也來廈門“湊熱鬧”。(12月10日臺海網(wǎng))
一掃碼,即可秒拿紙巾,這樣的共享紙巾現(xiàn)身在公廁,感覺挺潮的。
近日,有媒體報道廈門許多公廁“廁紙難覓”,給公眾帶去不便的信息。當然,能夠免費用紙是最方便的事情,國內(nèi)也有多地推行,雖然也存在過度取紙的問題,但也不是沒有對應(yīng)的管理方法。而且,廈門市民的素質(zhì)總體樂觀,免費用紙可以期待與嘗試。假如全面推行有難度,也可以多幾個試點來進行。
其實,對于個體來說,幾張紙巾價值幾何?市民最為在意的可能不是紙巾免費與否,而是公廁有沒有紙巾,如果如廁發(fā)現(xiàn)一紙難覓,那真的就是一個大寫的尷尬。
故而,即使暫時做不到免費,但至少,公廁應(yīng)該提供紙巾。像眼下的“共享紙巾”,也是辦法之一。像湖東汽車站對面,領(lǐng)完兩包后想再領(lǐng)就得付錢,這就很好地解決了防止浪費的問題。
當然,其他的問題也不是沒有,比方說遇到?jīng)]有或不會使用微信的老人,等等。
但共享紙巾畢竟是一個解決問題的方向,值得鼓勵。公廁未必非要有免費紙巾,可沒有紙巾確實是個問題。廈門近些年的公廁革命成績不小,不能因為小小的紙巾讓革命成果打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