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華毅
有一種快樂,叫高考結束。考生們不說欣喜若狂,至少是如釋重負。
可家長和學生剛想在心理上放松一下時,有些商業(yè)宣傳卻顯得有那么一點“不識趣”。
最后一科外語考試期間,守候在廈門六中考點外的除了家長,許多前來發(fā)傳單的商家也穿梭在人群之中。別的也就罷了,一些熱情的復讀培訓班,在這時確實讓家長們多少有點心堵。
這也就難怪見到復讀培訓機構一個發(fā)傳單的小姑娘時,幾位家長臉色都很難看,相互告知之后一起躲開了。其實這時,在許可范圍內豎個易拉寶之類,安靜地在旁邊讓需要的人自己去問,也許更好。
另外,有商家向十幾歲的考生宣傳豐胸、文眉,也讓一些家長覺得不合適。
商家想賺錢是天經(jīng)地義的,但要多從相關人群的角度出發(fā),去體會和感受一下。有人說格局決定結局,其實從他人角度去考慮、去感受,正是一種格局。
上周,一則關于翔鷺集團一工地打樁的報道,引起不少人的關注。
在報道中老林一家住在集美灌口景山路,導報記者在老林家看到,他家房子是磚混結構,1993年落成,3層半高。翔鷺湖畔學府的地產項目就在他家大門口正對面百米處。老林回憶,從去年10月到今年3月,是工地打樁最集中之時,日夜打樁,他家的房子出現(xiàn)了大面積裂縫?,F(xiàn)在的裂縫一共有50多處,讓人有些觸目驚心。
建筑工地難免要打樁,但怎么兼顧旁邊居民的利益,其實也是一種格局。
從報道中,很難感受到工地方與翔鷺集團面對這一問題的誠意。比如施工方負責人羅總說正在出差,讓記者跟工地一個宋姓工作人員聯(lián)系,可是又說電話號碼“得找下”,截至該記者發(fā)稿時仍沒提供其聯(lián)系方式;再如翔鷺集團對接此事的李女士經(jīng)過記者幾次聯(lián)系,同樣截至該記者發(fā)稿時也沒有實質性回應。
老林會找導報熱線投訴,可見他們確實憂心忡忡。希望翔鷺集團在報道中給人的感覺只是出于偶然因素,而不是想回避,希望他們能換位思考,確實地為相關利益方考慮。
這也是一個企業(yè)應有的格局。
昨日導報另一新聞,廈門市120急救中心的醫(yī)生走進工地,用生動直觀的講解,手把手將急救知識傳授給工人們。這讓人們感受到相關活動主辦方,也就是湖里有關部門的責任感。醫(yī)生的講授讓工人們遇到工作場所出現(xiàn)突發(fā)傷病人員時,能更有效更及時地施以援手,關鍵時刻可以說是功德無量。這樣的服務體現(xiàn)的,正是管理者的一種格局。
同時,如果各個工地都能主動地想到這一切,能把為工地奮斗的工人們當成自己的親人,多為他們考慮,積極主動地為他們提供類似幫助,那肯定讓人感動,也肯定能體現(xiàn)出一種較大的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