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海燕
“9個女兒,坐月子的母親,截肢住院的父親”這些關鍵詞,在上周,幾乎刷爆了全國各大媒體,成為新聞熱點。
本報12月22日的《拿什么撫養(yǎng)你們,我的9個女兒》,獨家率先采訪報道在廈打工的一對貴州夫妻——夏月嬋和丈夫王忠馗,為了生兒子,15年間不停懷孕生女,如今因事故,生活陷入困境,引發(fā)各大媒體的轉(zhuǎn)載和全國讀者的議論,也引發(fā)捐助熱潮。(12月28日《海峽導報》)
如潮的愛心給這一大家子帶去了溫暖,一定程度上也暫時緩解了他們經(jīng)濟上的壓力。可愛心不是萬能的,以后的日子還長,這么多孩子的未來依然牽動人心。
孩子健康成長需要良好的物質(zhì)基礎。哪怕王忠馗傷愈后正常上班,一個人負擔全家生計,拮據(jù)可以預見。很多人不理解的是,生育了一個又一個,他們是否理性地考慮過自己的撫養(yǎng)能力,是否充分地考慮過要給孩子們一個有質(zhì)量保障的生活?中國傳統(tǒng)觀念里確實存在一些重男輕女思想,可是,新時代“男女平等”越來越深入人心,像王忠馗這樣,不生男孩不罷休的態(tài)勢還是少見。“不生了”,這話從他們嘴中吐出來,那不僅是傷病中的脆弱,更是生活重壓下的醒悟。希望愛心持續(xù),能帶給這家人更多關愛。然而,愛心是基于對孩子的關愛,是出于社會的道義,那絕不是對愚昧執(zhí)著的認同?,F(xiàn)實生活中,連生9個女兒的做法或許不多,但二孩的放開,選擇性妊娠值得警惕。我們既要杜絕超生、濫生,也要防止應該生下來的生命因為愚昧的觀念而被扼殺。
說到底,兒女是爹媽的心頭肉,父母是孩子的監(jiān)護人,為人父母不但要給孩子生命,還有責任給孩子帶來一片晴空,讓他們快樂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