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華毅
警用摩托開路,喇叭喊話前方車輛避讓!海滄大橋進島的是什么大人物?
非也,是和交警素昧平生的兩口子。上周五,老婆懷孕大出血,丈夫在路上搖下車窗向交警呼喊求助,接著就出現(xiàn)了上述一幕。
也是前幾天,零點研究咨詢集團董事長袁岳到廈門開講,盛贊這是個有道義的城市。
確實,從民眾擒賊,到公交送病人進醫(yī)院,從街頭產(chǎn)子,到隨時可見的公交讓座,再到臺風(fēng)后的共同救災(zāi),廈門人的道義有目共睹、俯拾皆是。
道義,跟純粹的江湖義氣有所不同,它除了講究“義”,還符合各種“道”。在海滄大橋開始的那段和生命的賽跑中我們注意到一句話,“民警經(jīng)過報備之后”。“報備”兩字讓人看到制度給道義預(yù)留的彈性空間。
制度雖有空間,但把這個空間留給道義,則是人性的光芒,換個說法,也就是“人性化執(zhí)法”,甚至可以是“服務(wù)型政府”。在這里貫通民間與體制的,是人性。在這樣的意義上廈門的道義是全方位的,無論“江湖”還是“廟堂”。
珍惜道義,弘揚道義,即便外面有些地方的世風(fēng)變化起伏,咱們廈門仍是一個厚重、平和、善良的人性堡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