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彪
網友“fatjack”:原租客不租了,我特地從泉州跑了趟同安。正巧一男一女要租房,結果價錢都談得基本可以了,租客說房子很臟,我空一兩天不收房租,讓他們自己收拾一下,租客不肯。
我跟中介說,多給你100塊,幫我清理一下或找人打掃一下,中介那小年輕竟也拒絕了。要不是趕時間回泉州,這錢我就自己賺,最后沒租成。(9月13日《海峽導報》)
因為一點打掃,黃掉一單生意,網友“fat-jack”感慨:怎么大家都這么懶呀;筆者也想不通:難道打掃一個41平米的小房子,比到處找出租房還勞累不少?
可現在懶的人太多了,又豈止“不掃一屋”?距目的地幾步遠,花錢雇年紀可做爹的人蹬著;家有廚房附近有飯館,偏偏一天到晚叫人送外賣……現在的懶人已不是一個兩個,而是一大群一個族。
馬云很推崇“懶”字,并稱“懶人改變世界”。但話說回來,他推崇的那種能改變世界的“智懶”畢竟是少數,即使這少數也不是天天在改變世界,而只是他們漫長的普通生活中的幾個閃光時刻。大多數的時間,即使是那些天之驕子,也得老老實實地做該做的事。
我們不確信靈光偶現的“智懶”是不是真的能夠改變世界,但四體不勤的“庸懶”則一定會荒廢人生。中國古代兵法云:以正合,以奇勝。其實人生也是這樣,大部分時間還是勤奮,正面攻關為主,也就是“以正合”,確保基本盤不潰敗。只是在一些節(jié)點上想出“懶惰”的捷徑,也就是“以奇勝”了。所以奉勸諸君還是恪守“勤儉”傳統(tǒng),從身邊能做的事情,先一步一個腳印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