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彪
拼了!暴雨中家長連夜排隊。8月13日早上8點左右,廈門市各大幼兒園統(tǒng)一開門接受報名。盡管市區(qū)教育局事先已通過各種渠道告知家長報名先后與錄取結(jié)果無關(guān),但還是有無數(shù)的家長提前十幾個小時就提著板凳、扛著躺椅、帶著水壺,趕到幼兒園門口排隊等候取號報名。(8月14日《海峽導報》)
這已不是排隊取號,簡直是排隊“搶”號。但是,既然報名先后與錄取結(jié)果無關(guān),那么“號”也就沒有作用,“搶”也就成了白忙活。
這,家長們不知道嗎?當然知道,可家長們依然提前十幾小時排隊,暴雨中也不退縮,是什么讓他們心甘情愿地“白忙”?
是焦慮,習慣性焦慮。經(jīng)歷過僧多粥少的緊張,感覺著城市急劇膨脹的擁擠,大家習慣于焦慮,即使到了不需要焦慮的場景,依然跑著上車、搶著購物、爭著做這忙著做那,哪怕斑馬線前的單車,先推出半個輪子也好……
可被焦慮充斥的內(nèi)心,哪有幸福容留的空間?其實,有的不需焦慮自然有,沒有的焦慮也焦慮不來。就拿幼兒園入園來說,就像新聞中說的,“只要符合片區(qū)的招生條件,即使是最后一個報名,幼兒園也得錄取”。同樣,不符合招生條件的,也不可能因為你是第一個報名就錄取,這不是排隊、焦慮就能解決的問題。
事實上,各種民生問題,相關(guān)部門一直在努力。這幾年市政府年年推出重磅“民生福利包”,不遺余力地解決上學難、就醫(yī)難、出行難等。
當然,對政府部門的工作,市民們盯緊一些是應該的。我們說的“慢慢來”,也不是容忍低效率,而是說民生實事樣樣有順序、件件講秩序,大家與其無功焦慮,不如把心態(tài)放從容一些。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市民淡定從容、過慢生活就是表征之一。尤其廈門作為旅游城市,要讓八方游客樂游慢享,市民先要從容淡定,將“慢城”的節(jié)奏傳遞給外來賓朋。
這廂幼兒園排隊報名,那廂有人焦慮起三年后“二孩潮”會不會導致“一園難求”。發(fā)展中出現(xiàn)的問題必然會以加快發(fā)展來解決,不但二孩上學問題,其他如空氣、水、生育、養(yǎng)老,等等,一切都需要得到更好的解決。但我們要能夠做到一緊一松:對各種公共服務(wù)的工作可以盯緊一些,但自己的心態(tài)要放松一些,放下焦慮淡定生活吧——廈門,咱們慢慢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