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莊華毅
近日,南京玄武警方抓獲一個奇怪的小偷,牽出一段辛酸故事。這名盜竊被抓的女子生了雙胞胎女兒,但腎臟都有問題。她帶著一個病情較嚴重的到南京治病。六一兒童節(jié)到了,但她只有5塊錢,沒錢給孩子吃好一些,更沒錢買節(jié)日禮物,就到超市偷點雜糧、一個雞腿、一本兒童讀物。(6月1日《現(xiàn)代快報》)
連民警都說這是讓人心酸的小偷,并為其發(fā)起捐款!
這個時候人們不得不追問,我們的兜底保障政策呢?我們的大病救治呢?類似事件一再出現(xiàn),我們不能再用各種愛心故事,來回避制度的不足了。
美國經(jīng)濟最困難的大蕭條期間,紐約一個老婦為孫子去偷面包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很熟悉。當年的紐約市長說得好,一個需要老祖母去偷面包來喂養(yǎng)孫子的城市,是必須接受懲罰的。那么現(xiàn)在,一個同樣辛酸,甚至更加辛酸的故事在我們面前的時候,我們是否也應該覺得同樣的恥辱?
究竟是我們的經(jīng)濟水平還不具備兜底的實力,還是我們因麻木而不去督促和推動一些善政的落實,而只愿意感動于辛酸故事前的各種愛心?該檢討的不僅僅是相關部門。也許像80年前的那個紐約市長說的,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承擔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