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錦南
王先生:21日上午9點多,我在122路公交車上看到真實感人的一幕。車上一孕婦突然肚子很痛感覺是要生了,請求司機能否立即送她到中山醫(yī)院。司機立馬與公司隊部取得聯(lián)系得到同意;又與車上乘客溝通,乘客也都表示理解和支持,司機立馬開車趕往中山醫(yī)院,為孕婦安全贏得寶貴時間。(5月25日《海峽導(dǎo)報》)
這真實的一幕的的確確很感人,不管是司機的做法還是乘客的理解和支持都值得點贊。
但筆者覺得仍有不足。對這名孕婦來說最需要的是時間。而司機在送醫(yī)之前,先“與公司隊部取得聯(lián)系”,“又與車上的乘客溝通”——聯(lián)系和溝通雖然所需的時間不多,但對“肚子很痛”每一秒都是煎熬的孕婦來說,早一分鐘到醫(yī)院就能早一分鐘遠離危險。
為了讓“感人的一幕”做得更好,公交公司最好能建立相應(yīng)的機制,比如給司機一定的特殊情況處置權(quán),在遇到類似情況時無須請示,可以直接緊急送醫(yī);同時也可以在公交車上增加“公交車上現(xiàn)有急病患者,需緊急送醫(yī),沿途車站不再???,請乘客理解”之類的提示語,以節(jié)省司機與乘客的溝通時間等等。
讓“感人的一幕”做得更好,需要乘客理解和支持,公交公司也不妨讓制度更加盡善盡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