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沛
近日,借助“廈門市創(chuàng)建全國志愿服務模范城”這一契機,翔安積極投身到爭創(chuàng)“全國志愿服務模范城”的大潮中,各種貼近民生的志愿服務項目接踵而來,“戳中”了老百姓的需求點,把落腳點牢牢地定位在教育、醫(yī)療等民生實事上,為市民解決難題,提供精準化服務。(3月9日臺海網(wǎng))
志愿者活躍的身影,已經(jīng)成為越來越多城市的一道美麗風景,增加了城市的體溫,溫暖了許許多多的人。
不過也要看到,也有志愿者的服務不夠實用,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則在于沒有“戳中”老百姓的需求。
翔安還有廈門不少地方的志愿服務之所以搞得風生水起,深受歡迎,就是因為深深扎根于老百姓日常生活與工作,急老百姓之所急,解老百姓之所難,精確“戳中”了老百姓的需求點:比如教育、醫(yī)療、創(chuàng)業(yè)達人“大手牽小手”等等,這類志愿服務,當然會深受歡迎。
志愿服務是傳遞正能量的好事,而要將這件好事做好,需要在接地氣、“戳中”老百姓的需求上多下功夫,只有這樣,志愿服務才能真正體現(xiàn)出它的價值,也才更具有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