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景良跟彭一萬接受采訪
臺海網(wǎng)7月13日訊 (福建日報記者 林澤貴 文/圖)廈門舉辦“小百姓·大英雄”評選活動,12日揭曉,34位社區(qū)英雄名單并舉行頒獎儀式。獲獎者現(xiàn)場倡議拉群開展公益互助,共同做好公益事業(yè)。
由城市捷報等主辦的本次評選活動,從6月14日開始啟動,歷經(jīng)一個月的候選人推薦、評選。
今年84歲的姚景良老人,高票贏得“社區(qū)英雄”第一名。64年來,他一直致力于弘揚閩南語文化,堅持閩南語、閩南文化的收編和傳播工作,讓更多人了解閩南語。
姚景良說,他原本不想?yún)⒓?,但推薦他參加評選的人說參加評選活動可以讓更多人看到自己傳播閩南文化事業(yè)的努力,“于是就想,那就參加吧”。不想,在評選的后半程,低調(diào)的他黑馬崛起,在7月之后突然發(fā)力,票數(shù)猛增,最終一舉奪魁,從側(cè)面折射出他對閩南文化傳承與弘揚的深入人心。“有2萬多人次支持,為我投票,這對我是一個很大的激勵!”他說,對他來說,閩南語、閩南文化的收編和傳播這項工作,是在和時間賽跑,他愿意一輩子做下去。
帶著勇氣前行、載著榮譽歸來的援鄂救援隊一員、來自廈門藍天救援隊的游兵,此次躋身“社區(qū)英雄”前十。“人需要爭取榮譽,但榮譽不是目的。”在他看來,公益是純粹為社會付出,收獲心靈的滿足。,“我本平凡,所作所為乃本性使然,不為追名逐利”。
在與參評選手的訪談中,記者發(fā)現(xiàn),他們都有個共同點:對人生有獨特的感悟,對生活有樂觀的理解。
頒獎嘉賓、原廈門市文化局局長彭一萬向記者表示,舉辦這樣的評選活動,挖掘平民英雄事跡,關注閩南文化傳承,將評選從平民化、草根化上升到專業(yè)化,為文化傳播者、志愿服務者們提供傳播平臺,是一次有益的嘗試。“希望能將活動持續(xù)辦下去,讓城市更溫馨更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