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聯(lián)合國劃定每年的12月5日為國際志愿者日。34年后,2019年的今天,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那些在各行各業(yè)默默奉獻的志愿者們再次走進了公眾的視野,讓所有人得以分享和傾聽他們身為志愿者經(jīng)歷中的那些難忘的故事。今天的故事,來自中國三星。
為改善中西部地區(qū)教育環(huán)境,讓更多的孩子接受更開放、多元的教育,2004年起,中國三星與北京西部陽光農(nóng)村發(fā)展基金會、北京益微青年公益發(fā)展中心合作,每年在全國范圍內(nèi)招募千余名大學生志愿者,利用暑假前往中西部貧困地區(qū), 深入開展支教活動,2013年起,中國三星的員工也一同加入。截止2018年底,已有8768名大學生志愿者,512名中國三星員工志愿者參與到“西部陽光”活動中,惠及50569名鄉(xiāng)村兒童。今年7月,又有千名大學生志愿者和100名中國三星員工參與到其中,分赴全國70所不同的鄉(xiāng)村小學,深入開展支教活動,為當?shù)睾⒆觽儙粝肱c希望的同時,做為志愿者的他們也收獲了意料之外的溫暖與感動。
施人玫瑰,手有余香
就讀于江蘇大學的陳明月,是第一次參加中國三星“西部陽光V行動”。她所支教的甘肅省康樂縣蘆子溝村,地處黃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過渡地區(qū),氣候有著明顯的高原特點,天氣陰晴多變,晝夜溫差很大。時值仲夏,全國各地都籠罩在一片炙烤中,但康樂縣的夜晚卻涼出了秋意。這讓南方姑娘陳明月感到有些不適應:“冷到實在受不了的時候,大家都裹著被子聚在一起開會,商量第二天的課程設計。”
由于當?shù)夭簧偌彝ソ?jīng)濟困難,家長們紛紛選擇讓孩子跳過幼兒園階段,等六歲時直接送入小學就讀一年級,當?shù)貎和芙逃潭炔痪猓瑢е旅總€孩子對知識的接受能力參差不齊,這讓陳明月和其他志愿者原本設計的課程遇到很大挑戰(zhàn)。面對困難,他們每天挑燈夜戰(zhàn),重新修改課程設計,將課程難度降低到當?shù)睾⒆幽軌蚪邮艿姆秶?,孩子們互動發(fā)言比之前更加積極,課堂氛圍也有了顯著提升。

孩子們與“西部陽光V行動”志愿者合影留念
即便如此,陳明月卻心生感慨:“其實孩子們帶給我們的更多”。志愿者有嚴格要求,不能收取學生的禮物。不少孩子從家里拿來食物,想要分享給志愿者,陳明月每次都要耐心地給孩子們解釋為什么自己不能收下。“食物不能收,石頭總能收吧?”一年級的小姑娘馬銘梅揚起稚嫩的小臉偷偷問道。為了表達對支教老師們的喜愛和感謝,孩子們跑去山間地頭,找來了各種漂亮的石頭,將它們作為紀念品送給志愿者。“現(xiàn)在我們每個人手里都有一大把漂亮的小石頭,回憶起來很美、很甜” 陳明月笑著說。
“一節(jié)課不夠,還想多上幾節(jié)!”
支教隊伍里,不只有大學生志愿者,也有許多中國三星員工的身影,周元就是其中一位。7月27日,她和同為中國三星員工志愿者的李建、石濤、盧靜一起,來到了甘肅省臨夏州康樂縣蘆子溝小學。周元和李建一組,負責教低齡班孩子制作電動小風車;石濤和盧靜一組,教大齡班孩子制作電動機器人。
“授課前,我們心里是沒底的。”周元說:孩子們會配合好好聽講嗎?他們能否理解相對復雜的手工制作?但是,課堂上孩子們的表現(xiàn)卻給了他們不小的驚喜:手工制作課程異常受歡迎,孩子們的積極性和配合度也非常高。

孩子們紛紛啟動自己制作的小風車,享受成功的喜悅
“真的還想再給孩子們上兩節(jié)課!陪伴他們慢慢成長”,不少中國三星的員工志愿者心中都有著相同的感受。
為了讓更多貧困地區(qū)的孩子有書讀,今年9月,隨著甘肅臨夏州18所三星希望小學的竣工落成,中國三星已累計投資2.6億元在全國28個省(區(qū)、市)援建168所三星希望小學,并一同開展貧困地區(qū)教師培訓、智能教室建設等項目,切實提升教師教學和管理水平,為中國教育扶貧事業(yè)添磚加瓦。
在“分享經(jīng)營”理念的帶動下,2019年,中國三星組建了員工社會公益團,通過4000名核心團員,帶動8.5萬員工全員公益,開展全方位的志愿活動。在貴州白巖村、河北南峪村、陜西農(nóng)林村等地,中國三星的員工志愿者幫助當?shù)卮迕窀纳粕瞽h(huán)境,留下了他們踐行公益、助力鄉(xiāng)村脫貧的足跡。(王家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