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解放紀念碑、陳嘉庚紀念館
廈門市“最美志愿者”王清旺家庭在志愿服務道路上繼續(xù)前行
臺海網(wǎng)9月24日訊(海峽導報記者)近日,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廈門市“最美志愿者”王清旺和妻子范云娣,帶著女兒王璐琪、兒子王恩貴來到集美解放紀念碑和陳嘉庚紀念館展國旗。

▲廈門市“最美志愿者”王清旺家庭在陳嘉庚紀念館展國旗
王清旺是一名退役軍人,現(xiàn)在是鷺島老兵學雷鋒志愿服務隊隊員。王清旺的家庭有點特別,一家四口都是志愿者,王清旺是廈門“四星級志愿者”,服務時長2000多小時,妻子范云娣、女兒王璐琪和兒子王恩貴的志愿服務時長也都超500小時。
在集美解放紀念碑和陳嘉庚紀念館前,王清旺一家四口展開鮮艷的五星紅旗,懷著崇敬之情打卡留影。“現(xiàn)在和平幸福的生活都是先輩們用熱血換來的,作為一名退役軍人和共產(chǎn)黨員,我有責任繼承好這份紅色基因,在志愿服務的道路上繼續(xù)前行,為社會貢獻更多的力量。”王清旺說,此次展國旗,孩子們也感觸頗深,都表示將在學校努力學習,將來用自己的學識、盡自己的力量回報社會。(導報記者 鄭麗金)
廈門破獄斗爭舊址
廈門市“最美家庭”姚志盛家庭祖國的繁榮昌盛需一代接一代共同努力
近日,在神山腳下參加完“我到革命遺址展國旗”活動啟動儀式后,廈門市“最美家庭”姚志盛、王瓊瑜家庭前往廈門破獄斗爭舊址,展國旗、憶先烈。

▲“最美家庭”姚志盛、王瓊瑜家庭展國旗憶先烈
姚志盛是一名退役軍人,也是廈門思明城市義工小白楊愛心志愿服務隊的負責人、鷺島老兵學雷鋒志愿服務隊隊員。在他的影響下,妻子王瓊瑜和女兒也都熱心于公益,他們一家還被思明區(qū)城市義工協(xié)會評為“優(yōu)秀義工家庭”。“這次能有機會參加‘我到革命遺址展國旗’這一意義深遠的愛國行動,我們大家心情都非常激動,更為祖國的繁榮昌盛感到驕傲和自豪。”姚志盛說,這次到廈門破獄斗爭舊址展國旗,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和精神洗禮,更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輩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要倍感珍惜,祖國的繁榮昌盛需要我們一代接一代踔厲奮發(fā)、無私奉獻和共同努力。(導報記者 鄭麗金)
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紀念館
思明區(qū)東浦學校唱響嘹亮隊歌賡續(xù)紅色血脈
21日上午,思明區(qū)東浦學校的學生代表和家長們相聚在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紀念館,參加由海峽導報發(fā)起的“我到革命遺址展國旗”活動?,F(xiàn)場,孩子們用稚嫩的雙手小心翼翼地展開國旗,定格畫面,禮贊祖國。


進入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紀念館,孩子們唱響隊歌,用嘹亮的歌聲表達對黨、對祖國、對少先隊組織的熱愛和祝福。這一刻,孩子們的心在激蕩、澎湃,愛黨、愛祖國、愛人民的種子播撒在孩子的心田。
思明區(qū)東浦學校是一所融中、小、幼為一體的十二年一貫制軍民共建的民辦學校。校方表示,今后將繼續(xù)聚焦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領和價值觀的塑造,抓好青少年學習教育,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傳,引導廣大少先隊員弘揚少先隊的光榮傳統(tǒng),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導報記者 梁靜)
神山黨員綜合教育基地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國旗護衛(wèi)隊
強國有我做五星紅旗的守護者
在廈門大學嘉庚學院校園中,有一支由學生組成的特殊隊伍——國旗護衛(wèi)隊,他們以護衛(wèi)國旗為使命,承擔著校內(nèi)日常升旗和重大活動升旗的光榮任務。近日,這支廈門大學嘉庚學院國旗護衛(wèi)隊前往神山黨員綜合教育基地,積極參與海峽導報發(fā)起的“我到革命遺址展國旗”活動。

列隊、展開鮮紅的國旗,與國旗合影。隊員們說:“國旗不僅是一面旗幟,更是一種信仰、一種力量、一種精神。”這一次到革命遺址展國旗,讓他們更加堅定理想信念,做五星紅旗的守護者、紅色基因的傳承者、重大活動的保障者,以實際行動踐行使命擔當。
國旗護衛(wèi)隊以“尊敬國旗、敬畏國旗、樂于奉獻、嚴于律己”為行動指南,時刻履行“護我國威、壯我國威”的神圣使命,謹記學校“自強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訓,將愛國主義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中。(導報記者 梁靜)
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紀念館
廈門五緣第二實驗學校
傳唱紅色童歌 傳揚隊歌精神
身著整齊校服,佩戴鮮艷的紅領巾,17日,廈門五緣第二實驗學校八年(4)班、六年(5)班假日小隊積極響應海峽導報發(fā)起的“我到革命遺址展國旗”活動,參觀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紀念館,聆聽英雄少年紅色故事,學習英勇奮斗的紅色精神。
廈門是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的發(fā)祥地。在何厝民兵哨所女民兵的講解下,同學們認真聆聽隊歌誕生以及廈門英雄兒女的事跡,了解中國少年兒童組織的發(fā)展歷程,領會“隊歌之魂”。
同學們表示,要銘記歷史,珍惜今日來之不易的生活;要學習革命先輩堅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要以英雄小八路為榜樣,用熱情和才智發(fā)奮學習。(導報記者 楊鴻灃)
彭德清紀念室
廈門華天涉外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
汲取奮進力量一次有意義的紅色教育
日前,廈門華天涉外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機電工程學院組織黨員教師及多位入黨積極分子學生,前往位于翔安區(qū)的彭德清紀念室,開展“我到革命遺址展國旗”活動。

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大家通過展廳陳列的珍貴圖片、文物以及相關(guān)史料,了解了開國將軍彭德清的光榮一生,接受了一次有意義的紅色教育。
廈門華天涉外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機電工程學院黨支部書記吳炳南表示:“這次活動,讓我們每名黨員教師都收獲頗豐。活動結(jié)束后,我們將舉行心得分享會,讓參加活動的師生暢談感受,汲取先輩敢為人先、奮勇不息的精神力量。在后續(xù)的教學活動中,我們還將創(chuàng)新紅色文化教育模式,豐富學生紅色文化知識面,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導報記者 曾藝軒 通訊員 蔡燕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