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隨著陣陣鑼鼓,巨龍蜿蜒翻騰、盤旋徜徉。(東南網記者 李霖 攝)
“一點天庭,福星高照,國泰民安;二點眼睛,眼觀六路,鵬程萬里;三點頭尾,兩岸民生,凝心聚力,夢圓騰飛。”14日下午,隨著點睛儀式禮成,“龍脈相傳 青春中華”2023年海峽兩岸青少年龍獅交流賽在廈門市海滄區(qū)市民文化廣場拉開帷幕,來自海峽兩岸18支參賽隊共232名運動員及教練員齊聚一堂,同臺切磋龍獅技藝,攜手傳承民俗文化。
“舞龍舞獅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體育項目,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廣泛的群眾基礎,是傳承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是將海峽兩岸同胞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的紐帶與橋梁。”福建省龍獅運動協(xié)會會長林宗杰表示,此前,海峽兩岸青少年龍獅交流賽已經成功舉辦了五屆,吸引2000多名兩岸青少年參與,是兩岸青少年龍獅運動愛好者展示自我、切磋技藝、交流促進的良好平臺,對弘揚民族傳統(tǒng)文化,推動龍獅項目發(fā)展,促進兩岸青少年龍獅文化交流,傳承龍獅精神具有重要意義。
據廈門市臺灣同胞聯(lián)誼會黨組書記、會長張勁秋介紹,今年,活動邀請到海峽兩岸18支參賽隊共232名運動員及教練員,分為青少年組、兒童組,圍繞舞龍、南獅、北獅、創(chuàng)意龍獅四個項目展開比拼。“我們希望通過龍獅這一兩岸同根同源的傳統(tǒng)民俗文化,讓兩岸青少年們能共同學習、互相切磋的同時,深入了解、增進共識。”張勁秋說。
鑼鼓喧天,龍騰獅躍。一條條巨龍隨鼓聲而動,聽節(jié)奏而舞,時而昂首盤踞,時而上下騰飛;一只只獅子,時而昂首闊步,時而歡騰跳躍,或“萌”或“猛”……現(xiàn)場,運動員們身手敏捷、意氣風發(fā),展現(xiàn)了精湛的龍獅技藝和默契的團隊配合。
臺北市立大學大三學生周冠中告訴記者,時隔三年再次來到廈門參與海峽兩岸青少年龍獅交流賽,他已經從一名高中生成長為大學生,不變的是對龍獅的熱愛。除了比賽之外,他對接下來的交流行程特別期待。
據悉,此次活動將持續(xù)到17日。除交流賽之外,活動還組織校際交流、閩南文化參訪等,為兩岸青少年搭建龍獅文化交流平臺,深入挖掘龍獅傳統(tǒng)文化,以龍獅運動為載體構建兩岸青少年友誼橋梁,共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促進兩岸青少年融合發(fā)展。
此次活動由中國龍獅運動協(xié)會指導,廈門市臺灣同胞聯(lián)誼會、廈門市教育局、廈門市海滄區(qū)人民政府等單位主辦,廈門市兩岸青年創(chuàng)業(yè)聯(lián)盟、集美大學體育學院等承辦。(來源:東南網 記者 李霖 實習生 黃倩怡)

隊員們身手敏捷、配合默契(東南網記者 李霖 攝)

巨龍昂首擺尾(東南網記者 李霖 攝)

隊員們靈巧地操縱道具,表演醒獅銜魚(東南網記者 李霖 攝)

金龍盤尾昂首、氣勢雄偉(東南網記者 李霖 攝)

舞獅表演趣味橫生,“萌”翻眾人(東南網記者 李霖 攝)

彩龍翻飛、活靈活現(xiàn)(東南網記者 李霖 攝)

首尾相接揮舞彩龍(東南網記者 李霖 攝)

金龍盤旋翻滾,場面壯觀(東南網記者 李霖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