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5月24日訊 據(jù)特區(qū)新聞廣場報道 作為鼓浪嶼申遺成功后,最大規(guī)模的文物修繕項目,八卦樓從去年8月啟動了修繕提升工作,預計本月底完工。在這個過程中,不少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也不斷浮現(xiàn)。近日,又有一個讓大家意想不到的驚喜——一對流落在外15年的石花座,被重新送回了八卦樓。一起去了解這個關(guān)于“回家”的故事。
作為廈門市博物館的一個戶外展陳區(qū),閩臺古石雕大觀園內(nèi),陳列著宋代以來的石雕作品300多件。此時,工作人員正在開挖其中的一對石花座,再過幾個小時,它們將回到闊別了15年的“故土”——鼓浪嶼八卦樓。
我們這個挖要靠近(石花座)的時候,要用手鏟,不能用那個大工具。
廈門市博物館副館長 鄭東:挖的時候就淺淺的一層表皮,一點點下去,有些細節(jié)的地方我們不能太魯莽。
一對兒原本矗立在鼓浪嶼上的石花座,為何會流落到這里?這還要從八卦樓修繕設計師胡林的一次發(fā)現(xiàn)說起。
八卦樓修繕駐場設計師 胡林:(當時)想找歷史照片作為我們修繕的依據(jù),(廈門工藝美術(shù)學院)這邊有兩張照片,就發(fā)現(xiàn)靠南側(cè)的入口石臺階兩邊,有兩個精致精美的石花座。當時我就在想,這兩個石花座跑哪兒去了,我就到處找。
這兩張照片一張是遠景,另一張比較模糊,胡林無法從中辨認出這對石花座真正的模樣。又因為年代久遠,知道這對石花座的人寥寥無幾,這讓找尋的過程變得困難重重。直到另一張老照片的出現(xiàn),讓胡林看到了希望。
老照片收藏愛好者 紫日:它是非常清晰的,是完全可以看出這局部細節(jié)的。比如說這兩個石花座,包括說怎么擺放的,還有上面的花紋是什么樣的,現(xiàn)在找到原件可以參照出來。
八卦樓修繕駐場設計師 胡林:當時看到這張覺得很震撼,找的過程中,又發(fā)現(xiàn)另一張照片。(八卦樓作為)市博物館時期,兩個石花座還在。2005年的時候,市博物館又遷到現(xiàn)在的新地址,是不是當時一起給它搬過去了,我就拿著紫日的照片,就去廣場上一個個找,就被我找到了。
胡林立即與鼓浪嶼管委會溝通匯報,大家立刻達成共識——要讓這兩個石花座“回家”。
鼓浪嶼管委會八卦樓專班組組長 徐晉民:按照石花座的屬性來講,回歸原有的地方,是更合適的保護。作為文物管理要征得市文旅局的同意,文旅局很快,效率很高,馬上給市博物館發(fā)函,才有今天我們看到的石花座的歸位。
不到一周的時間,一切工作準備就緒,石花座終于要踏上歸途。
鼓浪嶼管委會文化遺產(chǎn)保護處處長 陳輝杰:我們也非常慎重,專門聘請了文物運輸單位來承接這項任務,就是要追求文物的安全性,我整個都提心吊膽的。我們鼓浪嶼本身的運輸條件受到極大限制,所以我們尊重文物,敬畏文物,體現(xiàn)在我們工作的方方面面。
從破土而出,再橫跨鷺江,這對石花座終于回到了八卦樓前。但新的難題擺在了眼前:如何遵照歷史原樣,將這對重達960公斤的石花座精準歸位?
黑線是到這邊,這個縫要露出來,等一下,吊起來。
鼓浪嶼管委會文化遺產(chǎn)保護處處長 陳輝杰:(水平儀)要隨時放著靠一下,原本的照片是這樣,三個角不會正對著正方向的。這個是如意,如意一般要露出來,12公分厚的石板要切割,切割要能對得上,現(xiàn)在落地之后,落地為安啊。
歷時9個小時,這對流落在外15年的石花座,終于到家了,它的回歸也進一步還原了八卦樓最真實的模樣。記者從鼓浪嶼管委會了解到,此次八卦樓的修繕工程,是鼓浪嶼申遺成功后,最大規(guī)模的文物修繕項目,預計在本月底完工,不久,大家就能領(lǐng)略到這棟百年建筑最真實的風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