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112月13日訊 據(jù)廈門日報報道 “滄江文庫”系列叢書(首三卷)——《周起元傳疏輯補》《菽園詩集》《嘯虹生詩鈔》,近日由鷺江出版社出版。這三本書系首次在國內(nèi)整理出版,注釋精當,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
海滄歷史上人文薈萃,涌現(xiàn)了一大批享譽海內(nèi)外的名人大家。鑒于存史、資政、育人之目的,2019年,海滄區(qū)成立了“滄江文庫”編委會,對海滄歷史文化深加挖掘,集結(jié)成系列,首批推出上述三冊古籍校注本。
首批三本書的兩位作者,無不體現(xiàn)了海滄文化中“向海而生”的底蘊——被稱為“海洋赤子”的名宦周起元,是廈門歷史上被載入《明史·人物傳》的三人中的一位(其他兩位是蔡復一、林希元),是“東林七君子”之一;邱菽園是活躍于晚清年間的“南僑詩宗”,海滄新垵村人,后移居新加坡,曾多次往返祖國,是一位愛國人士和中華文化海外傳播的杰出代表。
【校注故事】
參與校注的是廈門地方文史專家何丙仲和文化學者洪峻峰。何丙仲負責《周起元傳疏輯補》,洪峻峰則負責《菽園詩集》和《嘯虹生詩鈔》。
首次發(fā)現(xiàn)湯顯祖
寫給周起元的兩篇詩文
《周起元傳疏輯補》是何丙仲歷經(jīng)兩年整理完成的。他在福建省一家圖書館找到同治版的《周忠愍公傳疏》和周起元自訂年譜的刻本。同時又從蘇州、浮梁(今江西景德鎮(zhèn))、南昌等府縣志,以及《東林列傳》《熹朝忠節(jié)死臣列傳》《頌天臚筆》等東林黨有關(guān)典籍,甚至從其生前好友高攀龍、劉宗周、李應升、繆昌期等東林黨人的稀見著作,追索到許多有關(guān)周起元的傳記和詩文、書信等,尤為值得一提的是,還首次發(fā)現(xiàn)著名戲劇大師湯顯祖寫給周起元的兩篇詩文。
成書的過程中,何丙仲根據(jù)原刻五卷本的體例,擴編為傳記、西臺奏疏、撫吳奏疏、詩文輯佚、蘭言錄、崇祀錄、年譜誥命共七卷,另增三個“附錄”,一為張燮等友人所作與周起元有關(guān)的詩文和書信,二為其祖父周一陽的史料,三為“紀遺”,綜合與周起元有關(guān)的點滴記載。
發(fā)現(xiàn)證據(jù)表明
“星洲”別稱起源于1896年
作為校注者,洪峻峰搜索、查閱、引用了國內(nèi)和新加坡大量的近代文獻資料。他以為《星洲》一詩作題注為例。洪峻峰說,“星洲”作為新加坡的別稱,系邱菽園所起,他且以“星洲寓公”自號,也一再聲稱自己是這一別稱的首倡者。然而,近年有海外學者撰文對此提出異議,并認為這只是邱氏自己的說法。雖然已有人指出異議者,是把新加坡詩詞中出現(xiàn)的“星洲”這一古典詞語誤作地理名稱,但洪峻峰認為,僅從詞語上辯駁不夠,因此在題注中引用了邱菽園于《五百石洞天揮麈》卷一(1899年)中所描述的為新加坡起這一名號的情形,以及時人的說法,特別是找出了1920年梁紹文到南洋考察后在《南洋旅行漫記》中對這個問題的介紹。書中明確指出這一名稱為邱氏所起,“人皆和之,其名遂行。”
可見,早在百年前,人們就公認邱氏為首倡者。注釋又指出,邱菽園將新加坡稱為“星洲”,首見于作于1896年的這首《星洲》。這一證據(jù)把“星洲”作為新加坡別稱始于1898年的傳統(tǒng)說法,提前了兩年。
【點擊】
《周起元傳疏輯補》
周起元蒙難后,著作大多被毀,清康熙年間,其后裔將遺稿搜集整理,結(jié)集為《周忠愍公傳疏》,并由長存堂刊刻。同治壬申年(1872),重新刊刻康熙本,并將《周忠惠公年譜》附于后。本書將同治本整理校注,并重新編目。
《菽園詩集》
該書系邱菽園逝世后,其女邱鳴權(quán)、女婿王盛治所整理,分為初編、二編、三編,以年份為次序,收錄了其1890年至1941年間創(chuàng)作的1045首詩,是他一生中詩詞創(chuàng)作的總結(jié)。本書對于研究邱菽園生平、東南亞華社史均有重要的作用。
《嘯虹生詩鈔》
本書含《嘯虹生詩鈔》四卷以及《嘯虹生詩續(xù)鈔》三卷,選錄了邱菽園1890—1917年間所創(chuàng)作的詩詞共201題451首,多數(shù)為“歷年所為佚游及艷體詩”,綺艷悱惻,用典精巧。這些帶有舊文人習氣的詩詞,展示了邱菽園傳奇人生的一個側(cè)面,從中可全面了解他的真實生活、社會交游和文學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