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5月17日訊 據(jù)海西晨報報道 “這塊墓志是關于廈門歷史記載的最早文字記錄,是唐代流傳至今的歷史文物。”在廈門市博物館內(nèi),一名身著保安服裝的工作人員,正為游客介紹《唐故穎川許氏陳夫人墓志》的歷史背景。
他叫楊貴寶,今年61歲,是一位來自江西省撫州市的地地道道的農(nóng)民。只有高中文憑的他,不僅能為游客熟練地介紹中國歷史,還能將81章《道德經(jīng)》倒背如流。信手拈來的文史知識和熱情洋溢的感染力,讓人無法相信楊貴寶只是館內(nèi)的一名保安。在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來臨之際,晨報記者帶你走近這位老人。
他是歷史迷
講解獲老教授點贊
2013年,楊貴寶和老伴移居廈門。機緣巧合下,他成了廈門市博物館的保安,負責兩個場館(廈門歷史陳列館和閩臺古石雕大觀)的安保工作。
由于楊貴寶對許多歷史知識如數(shù)家珍,到博物館工作后又認真研究了一番,因此他也常兼任館內(nèi)的義務講解員。博物館內(nèi)的每一個石雕、每一件器物,楊貴寶都了如指掌。“你想聽什么,我就能說什么。”一談起歷史,楊貴寶眉飛色舞,滔滔不絕。
“我想了解先人的英勇事跡。”游客陳先生自稱是近代民族英雄陳化成的后人,此次特地來廈門市博物館,想要了解先人的光輝歲月。楊貴寶聽后激動地與陳先生握手,并指引其來到與陳化成相關的展柜前,張口就把陳化成的歷史足跡娓娓道來。收獲頗多的陳先生當即表示:“明天我還來,請楊貴寶繼續(xù)幫忙講解。”
類似的故事不止一個。楊貴寶回憶,幾年前曾有一位來自北京某大學的老教授來廈門市博物館參觀,聽完楊貴寶的解說后激動不已,向楊貴寶鞠躬說道:“請受我一拜!”一些在博物館工作的年輕人,還會尊稱楊貴寶為“楊老師”。
如今,楊貴寶已稱得上是廈門市博物館的“網(wǎng)紅”了。“只要還干得動,我會把義務講解的工作一直做下去,把我所知道的歷史故事分享給大家。”楊貴寶說。
他是書迷
每天堅持讀書5小時
楊貴寶文化程度不高,高中畢業(yè)之后便一直在家種地。在爺爺?shù)挠绊懴拢瑮钯F寶從小就對文史知識特別感興趣,“爺爺常講一些歷史故事,不知不覺就喜歡上了。”
楊貴寶每天5點多就起床,開始誦讀《易經(jīng)》《大學》等。7點半,他準時上班,一旦有空閑時間,楊貴寶就會拿出書,津津有味地看起來。一天算下來,他在讀書上至少花費5個多小時。不僅如此,楊貴寶還養(yǎng)成邊讀書邊做筆記的習慣,他會把心得體會一一記下來。到現(xiàn)在為止,他做過的讀書筆記已有十幾本。
正因為楊貴寶的孜孜不倦和持之以恒,當四面八方的游客來到廈門市博物館時,他總能為游客解答各種各樣的問題。
“等會兒,我就要去仙岳山上讀書了。”采訪接近尾聲時,楊貴寶對記者說,他最近在背誦司馬相如的《長門賦》,仙岳山環(huán)境安靜,再合適不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