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唱家“不插電”演唱,給現(xiàn)場觀眾帶來了全新的視聽體驗。記者 陳理杰 攝
臺海網5月5日訊 據海西晨報報道 聽一場沒有話筒、音響等任何擴音設備的音樂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昨日,廈門市青少年宮紅領巾劇場上演了一場“原汁原味”的音樂會。在2019年廈門、福州、泉州優(yōu)秀青年歌唱家音樂會上,來自廈福泉的18位青年歌唱家,依次上臺,在沒有任何聲音設備輔助的情況下,為現(xiàn)場觀眾獻上了一場高質量的五四音樂盛宴。
據悉,這場音樂會由廈門市青少年宮、廈門天樂聲樂藝術中心主辦。
音樂會搭臺促交流
這是一場“唱青春·頌祖國”、“紀念‘五四’運動一百周年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誕辰七十周年”的獻唱晚會。音樂會總協(xié)調、市青少年宮副主任吳月梅介紹,市青少年宮是孩子的樂園也是服務青年的陣地,音樂會希望以歌唱家深情演唱的形式,緬懷五四運動,謳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鼓舞青年人肩負起時代使命,做一個合格的“新時代中的新青年”。主辦方介紹,首次有來自廈門、福州、泉州三城的青年歌唱家齊聚一場音樂會,共同為五四獻唱。
記者了解到,音樂會籌辦花費了一月有余,主辦方邀請的青年歌唱家都是廈門、福州、泉州三城的青年才俊。為保證演出時間,主辦方還在幕后溝通協(xié)調多次,突破了不少阻礙,最終才將來自不同城市的歌唱家們聚在一起,為觀眾獻上一次精彩演出。
參演此次音樂會的廈門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副主任劉濤表示,福建演唱界有著不俗的實力,但各城市間一直溝通較少。這次音樂會是個很好的、能夠促進交流的機會,在弘揚五四愛國精神的同時,又使得各地青年歌唱家同臺交流,可謂一舉多得。
昨日的音樂會現(xiàn)場,座無虛席,觀眾頻頻鼓掌?;顒咏Y束后,還有不少觀眾在現(xiàn)場逗留,合影留念。他們表示:“今晚來聽音樂會,不虛此行。”
“不插電”考驗唱功實力
“海峽之望、海峽之望,望見的是中華大地壯麗的風光。海峽之望、海峽之望,望見了共同家園美好的希望!”昨日,伴隨著悠揚旋律步入高潮,觀眾們的感情也漸達沸點。這首創(chuàng)作于2015年的歌曲《海峽之望》,經由廈門歌唱家褚震的演唱,再次感動了現(xiàn)場觀眾。
音樂會結束時,現(xiàn)場爆發(fā)出熱烈掌聲,經久不息。有市民對記者表示,這是他最近在廈門聽過的“最好的音樂會”,原因之一在于它的原聲演唱帶來了真實性。
主辦方介紹,這場音樂會是一場全程“不插電”的音樂會,即所有登臺的歌唱家均不借助任何現(xiàn)代擴音設備,憑借自身的美聲實力進行演唱。“真唱是許多演唱藝術的基礎。判斷一位歌唱家、歌手的真正實力,要看他能否自如地登臺真唱。真唱,除了不假唱外,也要主動舍棄掉聲音設備的輔助,只憑借自己的實力進行演唱。”廈門天樂聲樂藝術中心秘書長劉勇表示。他說,這正是主辦方決定“不插電”的原因。
劉勇表示,原聲演唱考驗唱功實力,希望能給觀眾帶來不一樣的沉浸體驗,使音樂更具感染力、真正深入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