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呂嶺小學六年一班學生放學后練習舞龍。(視頻截圖)
臺海網(wǎng)3月21日訊 據(jù)廈門日報報道 說到小學生的課余活動,很多人都會想到跳繩、做操、打球……但舞龍舞獅,大家估計想不到吧?呂嶺小學六年一班的同學們,課余時間竟在玩這個。還獲了不少獎項。近日,“廈門視頻頭條”就把鏡頭對準了這支特殊的隊伍??旄R頭來看看這支隊伍是怎么煉成的。
每天放學后風雨無阻練習
每天下午4點半一放學,呂嶺小學的操場上,就會出現(xiàn)一道特殊的風景。除了有小學生在跑步、跳繩、投籃,操場上竟有兩條龍在翻騰盤旋,旁邊還有兩頭獅子——原來啊,呂嶺小學六年一班的學生正在這里進行舞龍舞獅訓練。每天下午放學后,他們都會訓練15-20分鐘,風雨無阻。晴天,就在操場上,雨天,就在學校的多媒體教室或小門廳。
舞龍舞獅這個活動,始于2010年,最早是由班主任朱寶羨提出的。為了不影響日常教學,舞龍隊的教學都是在周末進行的。“孩子們都是從最基礎的蹲馬步等武術基本功練起。”朱寶羨說。舞獅分南獅和北獅,他們舞的是南獅;而龍的節(jié)數(shù)以單數(shù)為吉利,他們舞的是九節(jié)龍,10人為一組。如今,隊伍里不僅有男生舞龍隊,也有女生舞龍隊。
既傳承傳統(tǒng)文化又鍛煉團隊合作能力
為何要舞龍舞獅?朱寶羨表示:“舞龍舞獅是我國傳統(tǒng)體育項目,也是非常重要的文化資源,龍代表著吉祥、喜慶,龍騰虎躍,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朱老師表示,現(xiàn)在很多學生課余生活喜歡抱著手機,她希望孩子們能增加對傳統(tǒng)運動項目的興趣,強身健體的同時更加熱愛中國文化。同時,該活動也落實了學校“三百兩千”——百花、百城、百年,千詩、千藝中發(fā)展多元興趣的校本課程。
而學生們的堅持和熱情,也讓朱寶羨非常感動。舞龍隊的梁奕權從二年級就開始學舞龍,在隊里負責的是龍頭。在他看來,舞龍舞獅可以鍛煉提升自己的團隊合作能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
相比男生舞龍隊,女生舞龍隊成立得較晚。負責龍頭的陳鈺銘剛練習一年多,卻也巾幗不讓須眉。記者問她,練習累不累?她笑著說:“不累啊,既鍛煉了身體,又增進了同學間的友誼,大家每次訓練都很開心。”
值得一提的是,呂嶺小學的舞龍隊不僅在學校里舞出了名,還參加了不少活動和比賽,并獲得了不錯的成績。如,2015年獲得廈門市第二屆學校閩南文化藝術表演現(xiàn)場比賽戲曲類小學組一等獎;2016年和2017年分別獲海峽兩岸青少年夏令營暨“中國體育彩票杯”海峽兩岸青少年龍獅交流賽傳統(tǒng)項目一等獎和競技項目金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