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在各方面天賦都很高的那種人,但我是一個相當認真的人,會嚴格要求自己,最關(guān)鍵的是凡事暗暗地不服輸。”

趙家鑫(受訪者供圖)
臺海網(wǎng)12月20日訊 據(jù)廈門日報報道 全球最難的獎學金——羅德獎學金近日揭曉,內(nèi)地4人獲得,其中之一是上海交通大學學生、來自廈門的趙家鑫。
這位上海交大新能源科學與工程系2014級本科生,將于2019年到英國牛津大學攻讀環(huán)境變化與管理碩士,每年可獲得50000英鎊(約合四十余萬元人民幣)獎學金。
趙家鑫曾就讀于集美小學、集美中學。昨天,他接受本報記者電話采訪時說,他很幸運,因為他接受的是“放養(yǎng)”教育。
特別的成長
沒上過補習班 高一高二成績一般
2014年高考,趙家鑫以集美中學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上海交通大學。他的高三老師范書宏說,趙家鑫讀高一高二時成績一般,到了高三才逆襲。
獲獎后,趙家鑫特別感謝了集美學村對他的培養(yǎng),感謝集美小學和集美中學老師的教導,以及兒時的玩伴。
他說,我很幸運,我接受的是“放養(yǎng)”教育。昨天他解釋說,之所以說“放養(yǎng)”,是因為他從小的教育環(huán)境非常寬松,由于經(jīng)濟條件限制,家里沒有給他上任何補習班,他也沒有涉足奧賽。到了高三,母親對他沒有特別的要求,反倒是他給自己加壓:要考一個好學校,才能擁有好的資源。
他說,我一直是自發(fā)完成學業(yè)的,父母和老師的鼓勵和嘉獎幫助也很大。這種“放養(yǎng)”教育,讓他在高中時看了很多書,完善了人格和價值觀。尤其是,集美學村“誠以待人,毅以處事”的嘉庚精神,對他的價值觀塑造頗有影響。
在中學,趙家鑫廣交朋友。趙家鑫昨天說,豐富的朋友圈,可能也是羅德獎學金選中自己的原因之一。
特別的家庭
父親學歷不高 卻讓他人格更完善
趙家鑫來自普通家庭,父母學歷不高。在他看來,父親是一位睿智和善良的人——雖然小學沒畢業(yè),但很有奮斗精神,從事建筑施工不久即自學了建筑圖紙計算,后來成為包工頭。
趙家鑫讀高一時,趙爸爸在和癌癥斗爭五年后離世。正在進行高一期末文理分科的他,都沒有機會和父親說上最后一句話。父親去世的當天下午,他告訴自己:不能辜負父親的期望。當晚,他回學校繼續(xù)完成剩余的考試。他一直牢記著父親的囑托:我努力了一輩子,沒有看到你成家立業(yè)。我走了后,你要對媽媽好。
趙家鑫奮發(fā)學習,最終成了學霸。
羅德獎學金官網(wǎng)說,趙家鑫被授予國家獎學金,還在早稻田大學交換學習了能源與環(huán)境政策。他致力于中國與世界環(huán)境事業(yè),曾作為助理研究員于上海市環(huán)保局、全球環(huán)境信息研究中心CDP、深圳市建筑科學研究院等機構(gòu),開展關(guān)于低碳城市、企業(yè)環(huán)境信息披露和城市水污染治理的研究工作。他熱衷志愿者工作,還以共同作者身份發(fā)表了3篇光伏研究英文期刊論文。
此外,他是一位跑者和辯者,曾擔任上交跑蟲俱樂部副會長和學生教練、學院辯論隊隊長,曾完成全程馬拉松和川藏線騎行。
鏈接
申請成功率僅0.7%
羅德獎學金
培養(yǎng)十位國家元首
羅德獎學金始于1903年,是依照英國礦產(chǎn)業(yè)大亨西塞爾·羅德的遺囑而設(shè)立的國際性獎學金,尋找卓越、勇敢、仁愛以及擁有領(lǐng)袖氣質(zhì)的世界青年精英,資助他們前往牛津大學深造。這一獎學金被稱為“全球本科生的諾貝爾獎”——從世界范圍看,申請成功率僅0.7%。
一個世紀以來,羅德獎學金已培養(yǎng)出8000多名羅德學者,包括美國前總統(tǒng)比爾·克林頓等10位國家元首、超過10位諾獎得主、70多位跨國企業(yè)董事長或總裁。
羅德獎學金2015年進入中國大陸,每年頒給四名學生。今年獲獎者分別來自清華、北大、南京大學和上海交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