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廈門市3萬余名初三考生走進中考考場。
臺海網(wǎng)6月23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梁靜 文/圖)中考首日考了語文和數(shù)學。早上考完語文,考生反應平平,但下午數(shù)學B卷一考完,立馬慘叫聲一片。一些學校開始進行緊急疏導,開導考生“考完一科忘一科”。
今天上午考物理和化學,下午考英語;明天上午考歷史和思想品德,下午初二考地理和生物。其中,廈門中考的物理和英語也將采用區(qū)分度較高的B卷。
今年這屆考生有點特殊,他們將是迎接福建省新高考的首屆學生。按照福建省新高考改革方案,今年9月升入高一年的學生將文理不分科。
現(xiàn)場
家長穿旗袍舉向日葵送考
早上6:50,金尚中學初三年家長義工隊代表和全體初三年段科任教師一起,在校門口列隊熱情送考。
媽媽們全部身穿紅色旗袍,爸爸們個個大紅馬褂加身,老師們則清一色是紅艷艷的“專屬送考服”,他們和每一位到校的考生擊掌、擁抱,為他們加油、鼓勁。
為討好彩頭,家長們還舉起向日葵,“穿紅旗袍寓意旗開得勝,穿紅馬褂寓意馬到成功,舉向日葵寓意一舉奪魁”。
在雙十中學初中部,也是一片火紅的景象。夾道送考的老師們身上是印有“中考加油,雙十必勝”的紅T恤,進入考場的必經(jīng)臺階上,還有祝福同學們中考成功的喜慶橫幅。
除了祝福學生,科技中學還給家長們發(fā)送了暖心的短信:“孩子已進入考場,今天天降吉雨,預示著孩子們在語文考場上文思泉涌。”“早晨考完,學??倓仗幵谑程脺蕚浼t糖姜茶,給孩子們驅寒。家長們,不擔心,我們會遇水則發(fā)的!”
清晨暴雨,絕大多數(shù)學校都要求考生在7:15之前到校,市招辦說沒有考生遲到。
考務
周邊小區(qū)信號也受影響
今年廈門中考,考務要求非常嚴,校方的保障也很周到。
昨天,幾乎所有有條件的考場都為考生開啟了空調,室溫控制在27℃左右。廈門六中還提前在備考室準備了毛巾,讓淋雨的考生擦干避免著涼。
正式開考前,全市83個考點全部統(tǒng)一開啟了信號屏蔽儀,連考點周邊的小區(qū)也受影響,請附近居民理解和支持。
考務部門屏蔽了信號,考生不準帶手機入場,包括考務人員。
考題
數(shù)學B卷難出了新高度
廈門首次獲準在數(shù)學、英語、物理三科使用區(qū)分度較高的B卷,也是全省唯一一個使用B卷的城市。
昨天下午考完數(shù)學B卷,各考點內簡直是一片哀嚎的景象。孩子們說,數(shù)學簡直難出了新高度。有幾位學習較好的考生說,“最后兩大題的第一題,考了圓里的三角形,一看就蒙圈了”“填空題倒數(shù)第二題是根號三減一,完全卡殼”。
兩位監(jiān)考老師透露,在島內某考點,一個考場內30名學生,能完整解答最后兩大題的考生不到三分一,多數(shù)考生面對第一問就不知所措。據(jù)說最后一題涉及了高中的增減數(shù),讓許多考生感覺無從下手。
今年的數(shù)學B卷由廈門派老師參與出卷。市教育局此前曾表示,B卷更切合廈門初中教育教學的實際情況和考生的實際水平,更重要的是為三年后的首屆新高考做準備。
提醒
考生應“考完一科忘一科”
昨天下午一考完,有些考生直接哭了,因為數(shù)學B卷難得出乎他們的想象,孩子們出了考場就忍不住一直在討論考題及答案。第一科B卷就來了這么個下馬威,一想到今天即將迎來的物理B卷和英語B卷,考生們更加惴惴不安。
昨天傍晚,一些學校緊急給考生做思想工作,疏導考生要“考一科忘一科”。
其實,考生們并不用太過擔憂,因為全市的考生使用的都是同一套卷子,你難別人也難,況且,中考是各地市自己的“內部競爭”,廈門考B卷的招生范圍還是在廈門,試卷再難對招生錄取的結果都不會有太大影響。
所以同學們,不管今年的考試難不難,每場考試結束后,都要“考完一門扔一門”,不要再多去想已經(jīng)完成的考試,不要互相詢問自己沒有把握的題目,這樣容易影響接下來的考試。要學會調節(jié)情緒,將自己的心情調整到最佳狀態(tài)。實在緊張時,聽聽輕音樂,哼哼小調,放空自己。
此外,和昨天不同,今天的英語考試因為要考聽力,14:45就禁止進入考場,考生需特別注意。中考期間,尤其是15:00至15:25英語聽力考試期間,請市民途經(jīng)考場時,勿按喇叭,盡量減少噪音干擾。
作文點評
徐璐 廈門雙十中學初三備課組組長
下筆容易,寫好不易
新課標提出:寫作要有真情實感,力求表達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受、體驗和思考。這就要求中考作文命題需要兼顧學生不同的性別、喜好、地域、生活經(jīng)歷及思考層面,讓考生都有話可說,有感可發(fā)。此命題恰好貼合這一要求。
首先命題既貼近生活,又可以抒發(fā)“高于生活”的情懷。“充電”本是指給蓄電池等設備補充電量的過程,考生對這一動詞并不陌生。但在命題導語中不難審出,需要選取的是“充電”一詞的引申義,即“充實自己,完善自我”。無論記敘文或議論文,都不難從生活實際挖掘出好的寫作素材:每天緊張而愉快的學習生活,與父母的自駕游旅行,自己獨處享受的閱讀時光……這些素材信手拈來。若在此基礎上能有較為睿智、獨特,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就更勝一籌,例如意識到瞬息萬變的世界,我們需要不斷創(chuàng)造、不斷學習、不斷“充電”,才能更好地施展才華,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夢想。
但寫好不易。對很多孩子而言,“好不好寫”在于考場上腦海中有沒有曾經(jīng)寫過的素材。此次作文的可選素材在日常訓練中較為常見。如5月份龍巖的質檢話題作文“營養(yǎng)”,在生活中對我們身體、思想有促進作用的,有發(fā)展推動的,就是我們的“營養(yǎng)”。這些素材同樣可以作為“電”的引申義。這時反而要注意:切莫“簡單粗暴”地套題。
從命題導語中,可以發(fā)現(xiàn)隱藏的幾個關鍵短語:“不間斷地”、“持續(xù)地”。在敘述過程中要注意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地選擇素材,不局限于“一次充電”的過程。并且可表達出不同階段、不同領域的“充電”過程帶來的不同感受與提升。
另外,在習主席“蓄電池”理論中,“才能不間斷地持續(xù)地釋放能量”一句也提醒考生還可以表現(xiàn)“充電”后的結果。因此,不僅要有“充電過程”,還需表達“收獲”“意義”。結尾處可有點題的總結和結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