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12月18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林少蓉 吳曉平)關鍵時候,哪怕只是一個電話號碼,也能讓受困者絕處逢生!”安保問題,事關每位海外公民的切身利益。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原院長陸忠偉如是說。
海外安全利益保護,說起來似乎離我們很遠,但其實,隨著“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實施,中國“走出去”的步伐將越來越快。如何更好地保護中國海外安全利益,日益成為關注的重點。昨日,一場以“海外安保”為焦點的“觀海外 論安全”2016中國海外安全利益保護論壇在廈門召開。
企業(yè)出國 先研判他國安全
現場,陸忠偉和外交部原新聞發(fā)言人、中國政府阿富汗事務特別代表孫玉璽分別作了《中國人與中國企業(yè)海外安全利益保護》和《如何運用國家外交資源實現海外安全利益保護》為題的演講。
從事國際安全和中國海外利益保護問題研究數十年,在國內外享有盛名的陸忠偉說:“中國資本、旅游、人力等正持續(xù)走出去,現在,中國的安保力量也應該走出去,為中國人和中國企業(yè)去保駕護航!”他認為,中國應該打造海外安全利益保護“金鐘罩”,國家、地方、企業(yè)都應該加大投入力度,借鑒國外先進經驗,把握三個階段:未雨綢繆、水來土掩、亡羊補牢。
陸忠偉還提醒中國公民,“如果是作為個人在海外,基本的求助方式要知道;如果是企業(yè),首先要對他國的安全進行研判,包括信息收集,法律研究,其次要跟當地軍警有聯系,企業(yè)最好有自己的談判專家。”在談到中國未來在海外的安保前景時,他認為,“以人為本”是最高的政策精神,再借鑒國外的經驗,經過本土化改造,中國海外保安一定會成為世界一流的團隊。
個人出國 應記牢使館電話
中國公民在海外怎么做到為自己加層保護傘?孫玉璽從外交的角度提醒大家:“可通過大使館和領事管來實現保護。”中國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大使館有260多個。外交處網站上都有公布統一的呼救號碼,出國前都要熟悉。所有的大使館,都有提供法律、警務、金融、工程等方面的援助。所以記住使館和領事的號碼就是你的“保護傘”。
中安華盾(北京)信息技術公司董事長羅穎就“中國安保走出國外”提出三點建議:一要看清、了解海外形勢;二要規(guī)范、有序;三是抱團、捆綁式走出去。









 





